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村里没有"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9:02 东方网

  8月7日,山西省1196名大学生“村官”正式奔赴农村,他们将就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委员,担任村委会副主任或村委会主任助理。(8月8日《中国青年报》)

  近来,“村官”一词很流行。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很多地方开展了选派大学生当“村官”活动,不少大学生也把当“村官”作为就业的一种选择。在热闹的背后,有一个概念需要厘清,那就是“村官”一词表述欠妥。

  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里,从头至尾都找不到“村官”一词。“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属于群众性组织,而不是政府组织。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只设到乡镇这一级,根本就没有设到村级。既然村民委员会不是政府组织,当然就不可能存在“官”了。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选派大学生担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显然不符合法律程序。而外来大学生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因为在一个村子里没有达到一定的居住期限,连起码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没有。没有被选举权,怎么能成为村民委员会成员,这个在法理上又说不通。

  退一万步说,即使大学生能够在村里任职,如果是抱着当“官”的心态来工作,把农村工作当成曲线就业的跳板,那么即使上了岗,也很难把事情干好。因为农村情况很复杂,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如果不能一头扎到田边地头,与农民一边割麦插秧、犁田耙地,整天站在岸上指手画脚,结果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要想让大学生为农村做一些实事,避免“水土不服”,必须抛弃“官”念,树立“农”念,全心全意扎根农村,完全融入到农民中,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1992年,38岁的时占经辞去省城的副处长职位,回到太行山下的家乡河北省赞皇县行乐村当农民。他完全舍弃功名利禄,同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十余年,带领村民挖“地下水廊”,修水泥村道、建希望小学、拓生态园,才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其回乡时的156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多元。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想在农村干出一番成绩来,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

  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过程却有些欠妥,结果也可能不会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好,也许又是好心办了坏事。


作者:王国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