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洞,绝壁中的桃花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09:12 贵州都市报

  宋代王安石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腰岩高洞地处清镇市与织金县交界的凹河东岸,这里山岭嵯峨、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实在是“险远”之至,因而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少有人迹。

  ———题记

  高洞如它的名一样,高高地隐藏在清镇市流长苗族乡腰岩村朱家大坡西面的绝壁中部,一蓬枝繁叶茂的古树遮掩着洞口,一眼看去难以觉察。

  朱家大坡位于清镇市与织金县的交界处,东面是逶迤的山脉,山脉以南的山腰间便是腰岩苗族新村。汽车从流长乡沿六米宽的硬化公路行进十一公里,到达腰岩新村后,沿山间小道步行一公里左右,便可来到绝壁底端一个宽六七米、长百余米的月牙形平台。

  站在平台上仰望高洞,洞口边沿隐约可见。而令人不解的是,从绝壁底部往上十多米到洞口之间,暗红色的层积岩上,竟有六七根木桩稀稀拉拉歪歪斜斜地插在岩壁上,这些木桩,是五十年前腰岩苗民躲避和抵抗土匪留下的遗迹。

  解放前夕,这一带匪患十分猖獗。腰岩苗民为保全自己,全部苗民四五百人连同他们的牛马牲畜,全部集中到高洞躲避和扼守,大部分苗民在绝壁下的平台上垒石为家,有五家人还住进这四十多米高的洞中。当时他们进洞的路径,就是在岩壁上凿眼打桩、再用木棒、藤条绑成天梯。如今天梯早已朽落,只有几根残存的木桩见证着那段艰难奇特的生存历史。当地老人们感叹道:四五百人在高洞居住达半年之久,如果没有高洞,腰岩苗族的生存状况难以想象。

  说到洞中奇景,有诗为证:

  层峦耸翠入云霄,

  空谷容声听水潮;

  大纛飘飘分左右,

  长江滚滚浪淹桥。

  前锋士卒重重叠,

  后队官僚步步高。

  异姓同居得避难,

  无忧无虑乐逍遥。

  对洞中景观、当时的命名以及主要路径,腰岩村苗族村民李崇刚(71岁)、朱兴才(74岁)和杨德书(76岁)三位说起来如数家珍———

  进洞后,跨过横岩,到跑马冲。跑马冲宽度十米左右,足够三辆汽车并排通过,长达百余米。

  过跑马冲,穿狗钻洞,到石牛坝。

  石牛坝约五百平方米。坝中有一头石牛,高一米多,占地约十二平方米。左侧有酷似砧凳、风箱、风炉的景观,因而叫打铁街。

  最为奇特的是,石牛坝右侧还有一根巨大的石钟柱,银白色,高十米左右,粗可两人合围,顶天立地;击之,声音震耳欲聋,且余音不绝达五六分钟之久。

  过石牛坝,爬“十八步”坡,便到规模盛大,蔚为壮观的垭口田、三岔田、岩脚田、梯田;田里皆有水,深五十厘米左右。

  再过一个叫做擦耳岩的狭窄通道,便是阴漕(洞中水潭)。阴漕是腰岩苗民两度避难高洞的饮用水源。其面积多大、水深几何,老人们说无从知晓,因为他们当年是用亮槁照明,能见度很小;他们曾经向阴漕纵深方向使劲投掷石块,却听不到石块撞击彼岸,只听到石块掉到水里的声音。以此估计,阴漕的面积可能很大。

  有关人士说,果真像老人所说的那样,高洞可谓天下第一奇洞;特别是那根石钟柱,在所有溶洞里更是世界第一洪钟了。作者:陈大会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