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老红军张宏桂改造了数万国民党俘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0:08 南方新闻网

  他,改造了数万国民党俘虏

  老红军张宏桂结婚时已37岁,妻子怀孕数月仍上抗美援朝前线

  【21】

  他们在长征大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可能无法被提及,但他们出生入死的个体经历应该永远被铭记。

  和张宏桂老人联系时,他还在医院打吊瓶。那几天天气变化无常,老人患了感冒。为了这次采访,家人特地提前将他从医院接回了家。“身体不如前几年了,这两天感冒,每天都要输4瓶液。”家人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

  张老今年已经93岁了,目前一家十几口人住在遵义钢绳厂的宿舍区里,家中刚起了两层的小楼。老人家见到记者的时候,心情非常好:“你们的照相机呢?要把我拍好点哦!”虽然他的听力已严重下降,再加上浓重的本地口音,记者听不懂。但在老伴、儿子、女儿的“翻译”下,一个生动的老红军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饿极了吃地上的蚂蚁

  饿极了就去吃地上的蚂蚁、苦涩的野草,味道实在不好。时隔70多年,张老回想起来仍然连连摇头。

  张宏桂生于1913年,是四川阆中县水官乡人。他从小家里贫困,以给地主放牛为生。人生在他20岁的时候出现了转折——红军来到了他的家乡。1933年8月他加入了工农红军,当时他所在的部队是红四方面军,首长是张国焘。第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谈起自己的长征经历,张宏桂老人至今仍然抑制不住地激动。他自豪地说,自己不但走过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而且走过两次。第一次过雪山草地,是红四方面军与四川军阀作战,张老得意地说,当时部队打得军阀节节败退,一直打到了西藏边,军阀再也不敢打了,红军得胜而归。第二次过雪山草地后,他随红四方面军来到了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顺利抵达陕甘宁边区。

  “当时真是苦啊!”张老告诉记者,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对红军不理解,把粮食、青稞都藏了起来,红军行军常常没有粮食吃。张老说,自己饿极了就去吃地上的蚂蚁,还有草地里苦涩的野草,这些东西的味道实在不好。时隔70多年,张老回想起来仍然连连摇头。

  把

国民党俘虏改造成解放军

  引导这些俘虏倾诉,让他们忆苦思甜,并因势利导给他们讲革命的道理,最终唤醒他们的觉悟。

  张老陆续参加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让他兴致盎然的是,他在解放战争中担任了一个特殊的职务——俘虏训练营营长,专门给俘虏们做思想工作。

  内战爆发后,张老随林彪的四野到了东北。当时除了参加一系列夜晚行动,袭击敌人哨所外,他更多地做起了思想工作。

  当时大批国民党士兵被俘虏,解放军就建立了一些俘虏训练营,而张老就是其中负责人之一。他的工作是做俘虏们的“转化器”,对他们进行“教育”后,成功转化为解放军,然后再把他们送到前线。

  对于这种“转化器”的工作,张老总结为“挖苦根”。因为许多俘虏也是贫苦出身,在国民党部队中受到种种不公平的待遇,张老就从这里入手,引导这些俘虏倾诉,让他们忆苦思甜,并因势利导给他们讲革命的道理,最终唤醒他们的觉悟,将他们带上革命的道路,“翻身做主人”。

  “国民党部队起义的,还有俘虏过来的,有几万人。”而这几万人经过我们的教育、训练后,全都被改造过来,成为革命的一股力量。谈到这里,张老一脸的自豪。

  “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

  两人年龄相差十七八岁,且没有任何的共同爱好、共同语言。张夫人的妈妈坚决反对,因为“他快要当你的爹了”!

  在采访中,张老的夫人坐在旁边,不时贴在他的耳朵上提醒他,而张老也不时和夫人轻声商量着。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老两口的恩爱让人看在眼里。很难让人想到,这段婚姻最初充满了挫折,甚至还差点告吹。

  新中国成立后,张老暂时结束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生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他来到了广州,担任广州市公安总队三团参谋长、副政治委员。此时张老已经37岁,仍然孤身一人。

  偶然的一天,他在部队的一次晚会上,目光停留在舞台上一位年轻的女兵身上。他向警卫员连连追问女兵的详细情况,而会心的警卫员也将此向上级进行了反映。

  这位女兵就是张老现在的夫人。当时她只有19岁,是东江纵队海南三支队的文艺女兵。

  最初,张夫人对这段婚姻没有希望,毕竟两人年龄相差十七八岁,且没有任何的共同爱好、共同语言。而更大的阻力来自她的母亲,母亲也仅仅比张老大2岁。张夫人至今记得很清楚,妈妈当时坚决反对,因为“他简直快要当你的爹了”!

  但在特殊的时代,组织的力量更为强大。部队领导一再给她做工作,并找她谈心,张老夫人最终点了头。1950年,两人正式结婚。

  “我们这是地道的先结婚,后恋爱!”张老夫人大声告诉记者说,结婚后她叫他“老张”,后来又叫他“张老头”,她真的喊了一辈子“老头”!

  丢下怀孕妻去抗美援朝

  张老奔赴战场时,夫人正怀着孩子。夫人生下大女儿时,张老还在战场上。张老回到家中时,女儿已经一岁多了。

  婚后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951年抗美援朝,张老再次奔赴前线。此时,张夫人已经怀上了大女儿,而张老一走就两年多没有消息。

  在朝鲜战场上,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所有的通讯设备都被炸毁,与后方根本联系不上,两年多家人没有张老的任何音讯。夫人生下大女儿时,张老还在战场上。1953年战斗结束,张老回到家中时,女儿已经一岁多了。

  后来,张老经过考虑要求到遵义生活。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方面这里是历史名城,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对于张老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这里气候比较适宜,冬暖夏凉,而且离老家四川也比较近。

  来到遵义后,张老担任了遵义钢铁厂党委书记。他由原来一名战场上的老兵,转变为兢兢业业的领导。家人还记得,当时大炼钢铁,张老吃、住都在厂里,一家人整天见不到他的面。

  “文化大革命”中,厂里的领导都受到了打击、批斗,但张老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大家都知道他是老红军,他只站过一次台。

  林彪事件后,张老被诬为叛徒、特务,造反派甚至专门跑到东北,调查、收集他的资料,但最终证明他是清白的。“文革”期间,唯一发生改变的,是抽了一辈子烟的张老突然不抽烟了。小女儿回忆说,父亲在60多岁的时候,终于认识到抽烟对身体不好,说戒就戒。以前张老的烟瘾很大,每天都能抽一包,为了戒烟,张老犯了烟瘾就吃点冰糖,还有当地的黄糖。

  “深圳是个好地方!”

  “我在广州生活了七八年,九十年代也去过深圳,深圳真是个好地方,漂亮干净。”

  张老现在住在一座崭新的两层楼中,这是儿子刚刚新建的,一家十多口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张老说,大孙子已经大学毕业了,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抱重孙子了。

  得知记者来自广东的报纸,张老显得非常高兴:“我在广州生活了七八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去过深圳,深圳真是个好地方,漂亮干净!”

  张夫人是广东人,更关切地问:“南方大厦附近的那个军区还在吗?听说前段时间广州的老战友们搞了个聚会,我给你们联系方式,你们回去的时候要是方便,帮我去沟通沟通,多少年没见了啊!”

  ■主角:张宏桂

  1913年出生,四川省阆中县水观乡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入党。任红四方面军9军277师81团通信员、副班长。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任

八路军129师通信营副排长、排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四野三纵队21团3营政治指导员。解放后,任广州市公安总队三团参谋长、副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团副政委。后任遵义钢铁厂党委书记。1955年授予少校军衔。

  ■长征往事

  四炮击中敌群趁势突破乌江

  1934年12月31日,红四团到达乌江边。乌江夹岸悬崖对峙,江流翻滚。对岸有驻敌,后有追兵,红军处境十分困难。

  1935年元月2日,渡江尖兵队的8位勇士首先跳进刺骨的江水泅渡乌江。但遭敌阻击,试渡失败。入夜,突击队利用竹筏夜渡。三连长毛振华带五位勇士上了第一个竹筏。3个竹筏相继出发。半小时后两个竹筏撤了回来,一个下落不明。红四团扎制了60多个竹筏,次日开始强攻。敌人猛烈的炮火企图封锁住江面。突然,对面江边响起了一阵枪声,守敌一片惊慌,立即掉转枪口,竹筏乘机靠岸。

  原来,毛振华和5位勇士昨夜偷渡成功,此刻与敌人交火,掩护战友渡江。在靠岸的红军立足未稳之际,敌人增援兵力杀到。紧急关头,师长陈光调来炮兵连长赵章成,赵章成四发炮弹全击中敌群。敌人四散奔逃,滩头部队乘势反攻,突破乌江天险,打开了通往遵义的门户。

  据长征纪念馆网站资料

  本报特派贵州记者徐维强刘勇高爽

  图:

  “深圳真是个好地方,漂亮干净。”老红军张宏桂十多年前来过深圳,印象很深。本报特派贵州记者张耀波摄

  (南方都市报)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