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西藏·南亚国际商贸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0:27 中国西藏新闻网

  7月6日,中国西藏与印度重新开通连接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的乃堆拉山口,恢复了这条中断44年的边贸通道,为2006年中印友好年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标志着中印两国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乃堆拉山口边贸市场的开通无疑给西藏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乃堆拉山口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海拔4545米,距拉

萨460公里,距印度沿海城市加尔各答约550公里,曾是中印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通道。20世纪初这里的年贸易成交量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但自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边贸通道被铁丝网隔离。重新开放乃堆拉山口,对构建中国以及东亚各国向印度及南亚陆路通道、扩大中印边境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开通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一是大大缩短了中印两国的贸易距离,使中印贸易渠道多元化。拉萨经亚东至加尔各答等印度港口的距离可缩短至约1200公里;二是促进了拥有23亿人口的世界上两个最大潜在商品市场的陆路连接,开启了东亚—中国西藏—南亚大陆桥。中国目前与南亚各国的贸易,除了大约1%是经过陆路边境贸易外,基本上都是走海路,中国与南亚各国表面上近在咫尺,实际上远如天涯,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贸易通道距离比中国到澳大利亚的海上距离还要远;三是中印丝绸之路的恢复,大大减轻了中印航海运输的负担,使得两国的贸易通道多元化,进而带动两国边境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等多种形式的小区域经济—体化的全面发展。

  中国西藏正在成为连接东亚和南亚大陆桥陆路通道的重要一环。特别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全面开通与运营,东亚与南亚陆路通道成为最经济与快捷的商贸通道,并完全有可能改变中印目前以海运为主的贸易格局。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西藏将成为中国与印度、东亚与南亚物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和交易区。

  据国家商务部亚洲司统计:2000年中印贸易额为20亿美元,2005年增至187.3亿美元。今年1—2月,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在过去5年中,年平均增幅为44%。2006年3月下旬,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访问印度时,给中印贸易定下新的目标:在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00亿美元。如果这一目标实现,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印度在中国的贸易伙伴中,也可排入前十名。届时,作为中印贸易主要通道的中国西藏将充满商机,而成为投资与创业者的“乐土”,中国西藏的经济发展也将出现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随着南亚商贸通道的开通,一条新的黄金旅游通道也将在雪域高原崛起。

  从文字记载看,中印两大古国相互交往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唐玄奘西天取经、古丝绸之路等见证了中印交往厚重的历史,也为后人留下了津津乐道的佳话。今年随着乃堆拉山口贸易通道的开通,再次激发了人们对南亚大通道的关注,并充满了重走丝绸之路,感受历史的期待。据预测,青藏铁路开通后每年进藏游客人数增长速度将达到15%—20%,到2010年,通过铁路进藏的游客将达到250万人次,进藏游客将达到528万人次。如果加上南亚通道的开通,进藏中外游客还会有相当的增幅。

  西藏旅游热潮的到来,将进一步提升西藏的消费水平,扩大消费市场,加快物流速度,使西藏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开通南亚陆路通道将为西藏经济带来强劲动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西藏经济发展基础仍很薄弱,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不完备,缺乏有活力的外向型经贸企业,一些管理体制和机制滞后于市场经济要求。尤其是青藏铁路开通运营和南亚陆路通道的开放,加快了西藏物资流、信息流和人员流速度,使西藏经济发展在面临千载难逢机遇的同时,也受到极大挑战。

  目前,我们在拉萨建设的南亚商贸城,正是着眼于青藏铁路通车和南亚陆路通道开放带来的商机,搭建起勾连内地、延伸南亚的商贸平台,实现国内生产商、经销商与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贸易对接,努力融入国内与南亚的经济圈。同时,满足拉萨市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商品需求,为进藏观光旅游的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进而为西藏发展外向型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