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什么“七七”难敌“八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1:30 红网-三湘都市报

  ■廖德凯

  8月8日,为了图吉利,情侣们纷纷赶往民政局办理结婚证书。位于北京市劲松中街的朝阳区社区服务中心挤满了情侣,长长的队伍从二楼的办公室穿过近20米的长廊,绕着楼梯排到一楼大厅。(《北京青年报》8月9日)

  公历的8月8日,是阴历的中元节,俗称“鬼节”。从传统的文化观念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忌讳的日子。然而,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的行动,却在一个与爱情无关的日子里“大放异彩”,并远胜以爱情为主题的“七夕”,其所关注的当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讨一个好彩头——“发发”。

  “七七”不敌“八八”,首要的原因在于青年一代对传统的摈弃和漠视。在代表“传统”的“七七”和代表商业文明的“发发”之间,“七七”失去了话语权。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在于众人在商业社会中的一种财富想象。即使没有事实上的好处,也得讨个好的口彩,图个商业吉利。无论是“鬼节”的“不吉利”,还是“七夕”的爱情宣言,在“双发”面前,都断然不能得到足够的青睐。

  当然,从社会的发展来说,“七七”不敌“八八”自然有着其片面追求个人欲望的不理性,但在一定时期下,这种选择却又体现了一种理性存在,不必过于沉重。毕竟,这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必经的过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