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谈谈小小说的创作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2:00 光明网
尤培坚

  现在的小小说流行一种所谓“欧·亨利式结尾”,什么叫“欧·亨利式结尾”呢?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式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近来看的小小说作品很多,发现了中国的小小说的取材和选用的标准基本上是以此类的小说为式样。因为小小说的创作格式呈现出的一种固定、老套的模式,造成了报刊杂志对小小说的选稿倾向总是

固守于一定的模式、游离于磁场的距离,所以我们在读小小说的时候,总是感觉小小说少了点什么。

  许多的小小说作品为什么我们总感觉似曾相识呢?我订了十几年的小小说杂志,总是感觉模式未变,大家手笔是很精到,但是我发现小小说情节的震撼性和鼓舞性却远远不够,没有那种在类似《中国作家》杂志上看到的那种文学作品的震撼感和冲击力。目前,小小说所呈现的这一种老套、闭门造车的创作方法,那些所谓的、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文章,跟十前优秀的小小说相比,非但没进步,反而落后了。而有些编辑选稿总是选那些熟悉的作者,名气大的作者,但他们的文章并非都是精彩的文字啊,从目前的小小说作品可以看出,许多所谓大家的小小说却并非是好文章,而有的文章等次甚至还不如初学者写的。可以看出,目前的小小说用稿方向依然存在着相当多的关系稿、人情稿。

  我认为,现在的小小说其实是缺少一种百花竟放的格局,这种的竟放,是风格与题材的竟放,是模式与手笔的竟放。应该说,好的小小说,不凡要有贵妇人的雍容华贵,更要有新新人类的锐利和性感。也许,生活能带给我们很多题材,但是,寻找小小说的出路,应该要有一个明晰和真实的方向了。这,还是要靠那些大家的引路和指导。而中国的汉字和中国的文学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瑰宝。中国的文学应该有自己的特征并发扬自己的文学的百花齐放性。如果让小小说的题材和选用不断重复在一种固定的小说运作格局中,势必会造成作者的思维的局限,必难以促进小小说艺术的持久发展。

  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变化的是,《百花园·原创小小说》06年5月下发表了海飞先生写的《秋天有病》,小说以两个在孤儿院成大的,从小就缺失了家庭的温暖和女性亲近的青年,在面对一个让他们温暖的女子的准爱情故事。小说以爱情和义气的矛盾交叉来表达一段最普通的斗殴事件,小说的深度在于以现实的角度表露了生活中的种种矛盾。由此,我再次想起了当今小小说的创作:是否,中国的小小说创作一定要有所谓的欧·亨利的结局作为追求的高度呢?不一定,我们中国的经典小说有着我们中国语言的特色,关于汉字的语言在小小说中作为最要表述和情感升华乃至打动人心的手段,《秋天有病》应该是一篇典范。因此,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小小说之路,让关于中国特色的小小说创作有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乃至去刻意去追求的目标,从《秋天有病》可以开始思索。《秋天有病》是爱情和友情的矛盾交融和选择;强调中国汉字和情感艺术的小小说和欧·亨利式结尾也是一种矛盾和选择。我们可以取长,为什么不能补短呢?让我们自己的文学走出自己的特色,让我们的小说多讲究汉字的艺术吧。

  小小说的春天,不应该有病,有病的是不敢大胆追求自己写作风格和写作方向的人类自身。但愿,新的小小说的春天,应该是百花齐放的春天,而不是在同一种模式长期固守并沾沾自喜的季节,那样,该称萧条了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