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人风范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6:24 新民晚报

  ◆林明杰

  我是偶尔从电视上看易中天等讲历史。中国历史能因此得到大众,尤其年轻人的如此关注,易中天们以及策划他们的电视媒体应该说是功大于过。但是,我看着看着,总觉得有某些方面不对劲,如鲠在喉。问题不出在他们讲些什么,而出在他们演讲的作派——也就是易中天先生认为不容指责的个人风格。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几位电视造就的历史演讲名家,清一色操着鲜明的“江湖腔”。如果不知道他们是史学家在说着“正史”,单听那说话腔调、动作表情,几乎会错觉是小茶馆里的说书人;尤其是说得激动时,声嘶力竭,简直不亚于胡同口跟谁家使横的江湖中人。

  这难道就是当今中国学者的风范吗?

  说书先生以说书腔说书没有错;学者则应以学者的风范传学,即便借鉴一些说书的技巧也可以,但要适度。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学人透过言行举止展示个人性情修养,传播做人的道理。我曾见叶嘉莹教授在电视中讲解李后主的词,其儒雅的风度,优雅的语调,以及她个人对诗词的生命体悟,让我感慨如今已难见此外柔内刚、寓激情于散淡的学人风范了。

  如果说,过去学者文人扮“老大粗”是迫于政治压力,以免被人指责脱离工农;那如今文人扮说书人,是为了什么呢?恐怕是收视率吧。但学人说书,说得过说书人吗?如果我是电视人,为了收视率,还不如索性直接包装一位英俊潇洒、口才超绝的说书人,给他配备强大的学术班底,提供精彩无误的文案,让他来演讲,试问谁与争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