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经济学家失掉自信力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7:13 南方网
  星辰在线 陈才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是鲁迅先生在其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一段话。今日借用先生的话来印证我们的经济学家,却似乎连当年的“光耀”也黯淡了。

  据国家发改委的一项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到合理值的上限,达0.45左右。当然还有更高一点的估计,但总体来说,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这是大家的共识。近日樊纲、吴敬琏、萧灼基、赵人伟、李实等经济学家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论调甚为悲观,改革的前景再度被笼罩上层层迷雾。

  知识分子尤其是经济学家,在大众的心中,大多被认为是民族的脊梁。大众多期望他们能够利用专家的话语权,在“妙手著文章”的同时,能够“铁肩担道义”。然而,现实是很残酷的,我们往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对于中国的经济学家来说,他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国情与经济,许多问题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学识和经验。至少,在面对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这一问题时,许多人陷入了迷茫。

  先是在六月一场关于“收入分配”话题的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提出,中国的收入差距实际上被夸大了,应该“用‘购买力’计算的中国基尼系数,要比用‘名义收入’计算的数值小很多”;既而在七月份,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薛兆丰撰文称,基尼系数触线是自己吓自己,后又撰文称“贫富分化不一定是坏事”;现在,众多大牌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这一系列的“空翻”动作令人忧虑。

  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是一个危险的论调,尽管这是无法掩盖的事情。我们说“讲真话”有时候是残酷的,但这里的残酷,显然是指“真话”所揭露的事实。“不可避免”暗示着今后我们的收入差距将继续拉大,贫富两极分化将愈来愈严重,我们的改革将悖离“公平”这一既定目标,而沦为“少数人的狂欢”。更致命的威胁还在于,这种论调将存在被利益集团利用的风险,也可能打击政府缩小这种差距的决心,为部门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懒政”提供借口。

  无论何时何地,高唱“形势一片大好”总是容易的,也是风险最小的一种办法,正视问题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气。“基尼系数”这一经济学名词,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20世纪初提出,由于其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如今,一些人想要从科学上推翻它,这恐怕只是一种徒劳。就目前的形势来说,讨论基尼系数的高低和计算方法的优劣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及时拿出解决的办法。

  不管是从理论还是经验上说,没有人会同意社会再回到“吃大锅饭”的年代,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必然的产物,也是其根本动力之一,但这种贫富差距必须是正常的、合理的、可控的,否则社会将从阶层分化升级为阶级分化,这对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是非常危险的。经济学家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以其专业学识,为政府提供最可靠的政策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贫富差距的拉大中国经济学界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有时候用常识说话比用经济理论说话更管用。事实上,目前不少人早已经对一些经济学家失去了信心,现在经济学家们首先需要做的是,用右手摸着自己的左胸,然后问自己:“我到底应该为谁说话?我到底要不要说真话?我到底对自己和现状有没有信心?”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之快世所罕见,经济学家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改革的方向和民众的福祉,更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