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缘何一打再打 卫生行政执法有待提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2:09 青岛新闻网 | |
非法行医缘何“一打再打” 本报记者王丽艳 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数字,截止2005年初,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400余家,其中既有公立的,也有民营的,既有规模较大的医院,更有大量小规模的诊所。如何保证这数以 一项最新统计数字表明,2006年上半年,青岛市卫生部门共对6316家(次)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违法行为的411家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123家因无证行医被取缔,共计罚款82万余元,没收药品、器械等价值5万余元。 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可谓力度空前。其实,近几年我市持续保持了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执法密度和强度日益加强。然而,尽管这种努力已收到了效果,医疗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非法行医至今仍远未绝迹,甚至可以说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成为医疗安全和群众健康的重大隐患,根源何在? 青岛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在分析个中原因时认为,首先是一些医疗机构法制意识淡薄,对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不学习。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趋利行为作祟。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部分中小医疗机构在转型过程中经营困难,专业上没有特色,内部管理又不规范,为了摆脱生存危机,部分机构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出现了非法行医行为,如超诊疗科目行医、违法违规出租或承包科室等。第三,卫生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全市所有卫生监督机构中从事医政执法的人员只有几十人,却要面对数千家医疗机构,执法力量明显不足,造成打击非法行医在广度和深度上尚有欠缺,特别是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和城市社区。 据介绍,目前我市存在的非法行医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医疗机构违法违规出租、承包科室;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和本专业以外的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尤其是在一些诊所和出租承包的科室,问题更加突出,还有的医疗机构则存在医学院校的新毕业生单独执业的现象;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机构名称、增设诊疗科目,违法开展皮肤病、性病、肝病、不孕不育、医学美容、妇科、牙科等超范围诊疗活动;药房“坐堂行医”现象屡禁不止,以“义诊”、“免费查体”、“咨询服务”为幌子,推销质次价高的治疗仪器、药品和保健用品,坑害群众;虚假广告问题仍然严重,特别是在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和对外出租承包科室的医疗机构表现更为突出,等等。 如何根治这些问题,确保群众能够享受到规范、安全的医疗服务?记者日前从青岛市卫生局了解到,针对非法行医的特点,我市将按照整顿和建设并举的思路,将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与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日常监督执法与开展专项行动相结合,逐步建立健全医疗监管的长效机制。 当然,长效机制的建立非一日之功,需要各相关环节从自身做起,环节相扣,方能形成一个预防和打击非法行医的链条。首先,要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行为,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严把准入关,坚决杜绝乱审批、乱许可。其次,加强监督检查,集中人力、物力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第三,加强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的法律、法规学习,树立依法行医、规范行医的职业责任感。第四,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和犯罪分子。第五,鼓励建立各类医疗机构的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打击非法行医必须坚决摒弃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主义,对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彻底,隐瞒案情不报等失职渎职行为的责任人,市卫生局将给予严肃处理。 医疗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我们绝不允许有人为了中饱私囊而视人民的生命安全如草芥。非法行医如过街老鼠,严打之下必将销声匿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