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顺德区宫外孕发病率上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6:16 大洋网-广州日报

  

顺德区宫外孕发病率上升
医生正在实施女性宫颈手术。近日,记者从顺德政协了解到,顺德区政协委员郭莉向政府部门提交了一份建议:其中提到,顺德区妇女不孕症、宫外孕症等疾病呈现出了大幅度攀升的现象,有的甚至造成当事人死亡。其中宫外孕患者人数比例上升最为显著,1994年顺德区人民医院仅仅收治了宫外孕患者42例,而到2005年为218例,十年来上升了5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专家分析主要是绝大多数女性包括外来打工者在性生活方面不懂得自我保护,例如性生活过早,多次人流留下后遗症等。

  文/记者陈明 通讯员陈琦

  案例1

  婚前5次人流婚后多次宫外孕

  记者在妇幼保健院的妇科病房见到了再次因宫外孕入院的33岁的李女士,屡次怀孕失败的她愁容满面。记者了解到,29岁结婚的李女士来自四川,2003年参加工作以后,周围便一直有不少追求者。几年间进行了4次人流、1次药流。

  当李女士终于跟最后一个男朋友修成正果,组成了家庭以后,阴影却来临了。2005年初,第一次怀孕便是妊娠异位,医生说,多次反复流产已经使她的宫腔、输卵管等产生了炎症,这是造成宫外孕的重要原因。那一次的手术,李女士被切除了一边的输卵管。今年6月,李女士在妇科检查中,身体又有异常,经过诊断,原来又是一次噩梦般的宫外孕。

  “这一次发现得早,希望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保住输卵管,否则以后她再也不能怀孩子了。”李女士的主治医生无奈地说,尽管采取保守治疗,她还是很有可能以后都无法生育。

  案例2

  深夜大出血倒在医院门口

  近日,因腹痛晕倒在家的23岁女子阿梅被邻居发现,赶紧送到顺德妇幼保健院,却在刚到医院门口的时候便停止了呼吸,医院诊断为宫外孕造成的输卵管爆裂大出血。据了解,阿梅是鹤山人,与在伦教打工的男朋友交往多年。来到伦教以后多次出现头晕、肚子痛,却以为自己是舟车劳顿造成肠胃不舒服,也没有想过上医院。直到事发当晚,她独自在家突然小腹阵阵绞痛,直到晕倒在地。过了多时,才被过来串门的邻居发现。

  妇科医生说,如果尽早发现病情并及时治疗,这样的惨剧完全可以避免。

  案例3

  未婚少女15岁就做过人流

  罗医生告诉记者,妇产科经常会遇到一些未婚怀孕的女孩子前来要求做人流手术,有些人还是跑到私人黑诊所,出事了才转到大医院来。这样的经历对女性来说是极大的身心伤害。另一位妇科医生介绍说,昨日刚刚出院的一个19岁女孩子,也是未婚患上宫外孕的。而她的病历上,赫然显示着15岁时便曾经受过一次人工流产。

  专家意见:

  性观念开放造成发病率上升

  记者在顺德妇幼保健院了解到,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要接收25个左右的宫外孕病人。6月底有一个深夜便同时有两名宫外孕大出血需要急救的病人入院。而目前在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等各大医院的妇科病房,都同时躺着六七名相同原因入院的女性。

  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的罗医生介绍说,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年年上升,发病年龄有年轻化倾向,外来务工人员在发病人群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大部分病人都有多次人流、药流的经历。

  有关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两性观念逐步开放,结婚年龄又较晚,婚前性行为已不罕见。妇幼保健院的赵医生介绍说,外来务工群体中缺乏相关知识和保健意识、加上出门在外的各种精神压力,导致个人生活混乱,许多年轻的打工妹在宫外孕发生以后仍浑然不觉,等到肚子病痛、大出血了还以为是肠胃问题,实在令人唏嘘。

  许多妇科医生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强两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育龄妇女更应尽量选择得力的避孕措施,尽量减少人流、药流次数,减少感染的机会。另外更需避免紊乱生活导致的交叉感染。

  政协委员:

  建议加强外来工性教育

  政协委员郭莉在建议中提到,宫外孕严重影响到妇女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以后的生活和生育问题,甚至关系到家庭幸福。发生宫外孕,在治疗中需要输血、切除子宫和输卵管,又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终身的生理缺陷,给社会带来众多不良影响。

  在分析原因时,专家认为大部分病人是未婚、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低收入家庭。这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低,不懂得自我保护以及卫生避孕常识。为此,郭莉委员建议,工厂、有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以浅显易懂的形式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来真正提高妇女的健康意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