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情书百年远 真爱留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6:1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情书百年远真爱留人间
珍藏在小铁盒里的都是梁伯的宝贝,包括一张93年前的股票息单。
情书百年远真爱留人间
相伴50年的梁伯和梁婆婆依然相敬如宾。
情书百年远真爱留人间
佛山的选美大赛冠军请刚过120岁生日的世界最长寿老人李彩容婆婆戴“后冠”。左图为冠军陈仁花亲吻佛山人瑞李婆婆。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广东有句俗语:“广西有个留人洞,广东有座望夫山。”但俗语何来却是知者甚少。一封在罗村发现的百年前的情书为这句俗语提供了一个注脚。19世纪末,南海罗村人梁忠恕想去广西做生意,而他的妻子为了挽留自己的丈夫,写下了这封近2000字的情书“十谏夫君勿往广西”……

  悲情故事背后是爱情之美

  2005年4月18日是我们《广州日报·佛山新闻》扩版的日子,一篇《百年情书感动世人》的报道赢得了满堂喝彩,也为我们的扩版打响头炮。作为佛山独家报道这封情书的媒体,我们见证了一个一百年前的爱情故事,我们挖掘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两广贸易史趣闻。

  事实上这封情书的发现非常偶然,记者邓柱峰原本是去采访一张旧股票,却在罗村村民梁炷基家中看到了这封一百年前的情书。梁老伯自己并不能完全看懂这封奶奶写给爷爷的信,一封在梁老伯眼中看似平凡,却深含100年前广东夫妇谈情言辞的百年情书呈现在记者眼前。

  记者胡亚平回忆,当时看到这封信洋洋洒洒千字以上,是一个普通的罗村女子用歌谣的形式写给自己即将出远门的丈夫的。一百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个遥远的时代,一想到能够通过这些古老的文字触摸到先人心灵深处的细腻感情,记者格外兴奋,看到梁伯老宅墙上信的主人梁忠恕的发黄照片,记者似乎觉得自己也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先人心里。

  为了让这封信完整出现在读者面前,记者不得不用相机将20多页的情书全部拍成照片,采访回来后再通过照片把整封情书整理出来,这封近两千字的情书字字深情、句句动心,一百年前的爱情故事穿越时空击穿了记者的情感堡垒,不禁潸然泪下,为这个素未谋面的多情女子伤心,并将这封情书中最精彩的文字摘抄刊登出来让更多市民体味这个一百年前的爱情故事。

  令人意外的是,当我们细致采写了这封情书后,却通过罗村地方志研究者了解到了一段两广贸易史上的趣闻,这封小小的百年情书竟是当年两广地区人情物貌的民间标本,从一个小人物的生命旅程却看到一段特定历史时期,整个社会的潮流趋向和动态,这让一个原本简单的爱情故事有了更加丰厚的历史背景。

  记者胡亚平说,情书的字字句句现在依然印象清晰,但采访时最令她感动的是梁伯对自己瘫痪多年的妻子的责任和深情,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瘫痪多年的妻子。他告诉记者:当年爷爷的负心让奶奶成为世上最伤心的人,他要为此做补偿。那一瞬间,我们也突然明白,爱情不需要风花雪月、不需要王子公主、不需要海誓山盟,真正让我们感动的爱情恰恰就是这些平凡人最质朴的人生态度。相伴50年的梁伯和梁婆婆依然相敬如宾。

  专家点评:

  佛山著名作家任流:《百年情书》让读者看到了珠三角妇女的传统美德,看到了他们为了自己的幸福勇于向丈夫进谏,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以前珠三角人闯天下,四出经商的历史;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报道中的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同样让人敬慕,真挚的爱情久唱不衰,它可让一些违背爱情道德,待爱情如儿戏的年轻人感到羞愧,是篇值得回味的报道。

  生命的奇迹和美丽让我们如此感动

  佛山有个世界级的老寿星,从第一次报道这位老人起,我们全程紧贴了她生命最后的日子。2005年5月9日,当南海老人李彩容婆婆以120岁的高龄离开了我们,曾多次采访过她的几名本报记者也来到高明殡仪馆,送老人家最后一程。

  这是个属于佛山的传奇,120岁的彩容婆婆曾经让我们的记者在采访后激动地在办公室告诉每个同事关于这位老人的趣事。那栋住了70多年的老房,那张古老得发黑的大床,还有门口那只与老人形影不离的老公鸡。构成了记者对这位可爱的老人的深刻印象,120岁人瑞的乐观、幽默以及几近归隐的处世之道深深感动了我们。

  我们的记者邓柱峰从2004年10月起,曾经采访过彩容婆婆5次,其中三次是老人家生前做专访,而余下两次则是老人去世后。他说:“彩容婆婆的一生其实很平淡,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没有悲欢离合的剧情。记得在老人120生日现场,各方宾客媒体都聚焦在老人身上,你要她笑,她对你笑,要她招手,她跟着招手。纵然外界对她百般追捧,其实在她心里却保持一颗纯洁的心。这是我最佩服彩容婆婆的地方。”

  参与该报道采访的另一名记者陈钰凤回忆,与120岁的人聊天,永远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她说:“记得首次接触李彩容婆婆,是同事的邀约。同事告诉我,在西岸有个长寿村,村里有个即将120岁的老婆婆。正是怀着一种好奇,更是一种敬仰,我走近了李彩容婆婆。印象中李婆婆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记不清了’。也许在婆婆心里,日本人扫荡村庄、孤舟泛江都是她人生中并不起眼的小磨难。在她的心里,有太多的经历,就有太多记不清的事,因为无论是什么困难,对她来讲却成了生活中的一点点缀。虽然彩容婆婆已经离世,但是她那满脸皱纹,却天真无邪的笑脸,仍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彩容婆婆已随仙鹤西去,但是关于生命的奇迹和美丽依然让我们感动。

  专家点评:

  佛山著名作家任流:从这篇与《百年情书》的报道来看,《广州日报·佛山新闻》有一定的乡土味,反映了珠三角妇女的人生追求与困难。对于土生土长的老佛山人而言,这些故事并不陌生,但对于新一代而言,这些报道有助于他们了解珠三角的历史与珠三角妇女以前的生活。

  彩容婆婆一百多年来的苦与乐,真实地反映了珠三角妇女的自强、自尊与自信,期待日后会有更多深层次的相关报道。

  叩醒人们心中的“美”

  特邀嘉宾:潘智彪

  (中山大学中文系美学教授)

  “我认为主流媒体的主要功能,除了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情,以及起到社会舆论监督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叩醒和塑造人们心中的‘美’——人性的良知和道德等,这是人性中最真实最美的东西。说到底,这也是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潘智彪认为《广州日报·佛山新闻》近三年来不少感动人心的报道,已经很好地承担了教育与感召社会的责任,能唤起善良的“人性”,并在某种程度上对整个社会起到了净化作用。

  “尤其是一些连续的、深度的感人报道,更能最大程度激发起人们心中的同情和支持,让被报道的人和事得到社会最大的援助;而真挚的爱情、催人泪下的亲情和友情更是化为伟大的社会道德力量。”潘智彪说,“这就是这些报道的魅力,它感召了人的共性,它会让我看了很震撼,你看了会流泪,他看了会伸出援助之手。”

  潘智彪还特地强调,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能为世人所知,社会还得感谢发现并报道出这些人和事的记者,他们用自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敏锐的职业洞察力和判断力,真实反映了出来,感动了身边人,并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解决了需要解决的事。他说,希望《广州日报·佛山新闻》能继续发扬媒体的职业精神与道德,为创造和平与美好的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不但时刻唤醒人性的美,也纠正社会的一些失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