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县委书记门口贴上“告示”就能遏制腐败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8:49 人民网

  7月下旬,中共宜君县委书记熊晖在宿舍大门上张贴的一张“告示”,在该县政坛掀起不小的波澜。为防止部分干部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之际跑官要官,防止个别领导干部说情当“说客”,“告示”坦言:要官别找我。(2006年8月9日人民网转自《华商报》)

  县委书记熊晖在“告示”中表示:本处系本人休息之地,凡属干部个人职务调整等事宜,一般不予接洽,敬请谅解。有上述事宜的来访者,按以下办法办理:凡推荐或自荐要

求变动职务者,一律到县委组织部向部领导面谈,并填写《干部推荐表》;凡携带财物的来访者,请自行带回,否则一律取消请托人及本人考察(原文为查)资格;县级领导推荐干部,也应先填写好《干部推荐表》,方可接谈。

  据熊晖介绍,“告知书张贴出去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上门跑官要官者少了,说情的少了,我也能休息好了。”长期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喜欢通过向领导送礼或找人说情等方式,来为自己的个人升迁找到敲门砖。他们一般不会冒然到领导的办公室里去公开送礼,于是领导的住处便成了某些人常想光顾的场所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宜君县委书记的这一“下下策”不失为一个为跑官要官者堵住后门的一个“创新”之举。但是,就仅仅凭这一张“告示”就真能吓跑那些跑官要官者了吗?我看未必。

  一是来者真能“望而却步”吗?大凡有不良企图的干部之所以敢登领导之门,一般都是早有“心理准备”或者脸皮比较厚的。他们深知,别说你门口贴上了“告示”,就是没贴“告示”被一些坚决不收礼的领导哄出门,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他们一般都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采取“持久战”的方式继续去“叩门”,直到和领导或其家人达成某种“默契”为止。再说,“来访”者一般都是“心怀鬼胎”的,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看你门上贴的是什么东西,况且“登门造访”都是晚上去的多,“告示”写得再狠,对他们都是一种“摆设”甚至他们根本不看的。

  二是领导真能“百毒不侵”吗?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跑官要官者看到书记家门口的“告示”后能够良心发现,立马回头,重新做人、踏实做事、正直做官的。但是,绝大多数的“来访”者是不会被“告示”吓跑的,因为“告示”只是一张“纸”而已,它毕竟不是一挺子弹已经上膛的“重机枪”。退一步说,登门送礼的“路”真的被被“告示”给堵住了,那些“投机”者还会想出其他的办法去腐蚀、拉拢领导者的,比如说请领导吃顿饭啦,请领导洗个桑拿浴啦,请领导出去“转一转”啦。总之,只要领导不是“铜墙铁壁”,总有被某些人给“攻破”的可能。作为领导者,光在门口贴上“告示”就企图能够“高枕无忧”,恐怕很难。

  三是监督真能“及时到位”吗?腐败活动一般都是在“8小时以外”发生的居多。所以,加强对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要想真正将领导干部的“8小时以外”监督全、监督实,实在太难。一是领导毕竟有自己的空闲时间,总不能24小时将领导“监控”起来;二是对领导“8小时以外”进行监督,说的比较多,而真正做起来的比较少;三是即使领导的一些“小动作”被“监视”到了,谁真正有勇气去检举和揭发的?故此,领导干部的“8小时以外”不是通过监督所能管住的,必须取决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当然这也比较悬,“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脚”说的正是这个理。

  经过以上不是推理的推理,笔者越来越觉得宜君县委在领导家门口贴“告示”以求在全县党政领导干部中培养“风清气正”的良好品质、让那些有不良企图的干部吃上“闭门羹”的做法实在显得有点不是那么回事。其实,反腐败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其中最最关键的是要加大惩治力度,让那些胆敢闯“红灯”者,来一个“死”一个,看还有谁敢跑敢要,还有谁敢买敢卖?!所以,宜君县委的这一看似“创新”之举,实则是很多同志已经习惯了的“作秀”工具而已。这和前不久河南郑州警方在近日开展的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中,明确要求歌舞娱乐场所营业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必须悬挂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和报警举报电话标志的做法都有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或“掩耳盗铃”之嫌,是不值得宣扬和推广的。

  新闻链接

  陕西宜君:县委书记贴告示“要官别找我”

  相关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