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出租屋挂牌公示加剧社区居民对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8:58 温州新闻网

  如果现在有人将你的姓名、住房情况以及家人的信息等一览无余地张贴出来,你会有什么反应?

  你肯定会抗议: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的确,姓名、住址以及家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不能随意公布,这个道理在法律上再

浅显不过了,然而荒谬的是,现实中还真有这么做的———据昨日《法制晚报》报道,北京丰台区目前在推行“出租房屋契约化管理”,要求出租房屋者姓名、房屋面积、租房者姓名以及同住者等重要信息必须在社区公示,此外,社区居民可对出租房屋进行日常监管,若发现违规行为,可向居委会举报,若经查实,房主将受罚。

  现在大多数外来人口在京租房居住,我不否认当下确实存在有人利用出租屋进行犯罪活动的现象,我也赞成对这些活动进行打击,但问题在于,这些人在外来人口总量中只占极小的部分,大多外来人口是勤劳、本分、守法的,绝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做潜在的犯罪分子,更何况打击少数人的犯罪凭什么以牺牲大多数外来人口的权利为代价?须知,在法律上,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属于基本人权范畴,保护隐私权就是保护个人的私生活不被他人知晓、骚扰和干涉。可以想象,当一个人的姓名、住址、家人等信息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后,他安宁的生活将再难有保证,甚至他和家人的安全也会因此出现危险,因为说不准哪天,犯罪分子也会闻讯前来“拜访”。

  在目前的外来人口管理中,歧视外来人口,忽视他们权利保障的现象不在少数,一些管理部门动辄对他们实行有罪推定,并发动本地居民进行监督。说句好听的,这是一种区别对待,说句不好听的,这是对外来人员人格的侮辱。学者马格利特在《正派社会》一书中提出:“在文明社会里,社会成员相互不羞辱,在正派社会里,制度不羞辱人”,然而,我们却总看到某些羞辱人的规定露头。

  在当下的北京,外来居民和本地居民之间存在着不少隔阂甚至是对立,其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一些管理制度规定在推波助澜。一些部门在管理中,矮化、扭曲外来人口形象,比如,在许多社区,你可以看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等类似标语,这种标语显然容易使本地居民对外地人产生警惕感和对立情绪。这次丰台鼓励社区居民监视租房的外地人,显然也加剧了两者间的对立。

  北京有400多万外来人口,如此一个庞大的群体若不能与本地人口友善相处,那将时时刻刻引发矛盾冲突甚至是危机,建设和谐社区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一些本地人对外地人原本就存在偏见和误解的情况下,管理部门正确的态度不应是“火上浇油”,而应为外来人口群体“正名”,向本地居民宣扬平等、宽容的理念,消除隔阂,增进理解,让更多本地居民接纳而不是排斥外来者。

  我期望,北京市尽早对类似出租屋挂牌公示的规定进行全面的清理。

  □韩涵(北京媒体从业者)

  来源:《新京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