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有多少“惯例”腐败监管部门却视而不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9:12 南方网
  四川在线 银玉芝

  南京煤气管网建设几乎全部“邀请招标”,业内人士称:这是“惯例”!所谓“邀请招标”就是由南京煤气总公司下属的三家企业轮流来做,三家公司每次都早早商量好了具体的投标方案,这次你中,下次我中,再下次就轮到他来中——排排坐、吃果果,谁都不出头,谁也不吃亏。(《现代快报》2006年8月10日)

  这很明显的又是一起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最后部门利益“合法化“的案例,据称过去的煤气总公司领导也曾进行过公开招标,但却遭到内部的一致反对,最后说是又无奈才一直这么做的。事实上这根本就是南京煤气总公司下的托词,这样的话你信吗?南京煤气管网建设6个亿的管网工程只有一个价值几百万的轻油制气出厂管线那一段是按法律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的,那次招投标的结果是外来企业中标。于是整个工程就遭到了相关协作部门的暗中抵制和牵制,但还是比原来的三家干得又快又好又省钱。

  如果有30%的利润存在,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如果有100%的利润存在,就会有人去践踏良知;有300%的利润,资本家就敢冒着被绞死的危险。马克思曾这么对资本进行生动描述,而今在这些绝对垄断性行业之中因为缺乏对权力的监督,他们对绝对利益的追求竟然也使其冒天下之大不韪,赤裸裸的以保护部门职工利益为名,冒着被公众唾沫淹死的危险完全由内部人赚纳税人的钱。

  这居然是如此的大胆,没有充分的竞争,没有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制约、监督,价格核算、工期、质量验收、付款方式、给谁做不给谁做、给多少等等明显存在弊端的疯狂行为居然持续多年?难道这就仅仅是一个“惯例”可以撒手做解的吗?那“惯例”就是公开的秘密,有关部门就睁着眼睛放任他们瞎搞了这么多年却不闻不问,你们又得了什么好处?这种“惯例”形成的部门腐败实质就是领导的大腐败和集体中每个个体的小腐败,人人都是既得利益者,只有公众是冤大头。

  “惯例”腐败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这和其它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双高”(高福利、高薪水)是同一种问题。面对邀请招标是政府批准、行业需要,可谓是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笔者真的无言以对。正如曹林所说,绝对的利益绝对使权力张狂暴戾:一旦权力与某种私益紧密挂钩,权力将暴露出非常暴戾的一面,不惜为这种利益与民众撕破脸皮。(编辑:张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