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职业乞讨“套走”市民爱心 郑州市16部门正讨论如何加强对职业乞讨人员的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9:36 大河网-大河报

  

职业乞讨“套走”市民爱心 郑州市16部门正讨论如何加强对职业乞讨人员的管理
核心提示

  昨天下午,来自郑州市公安、民政、执法等16个部门的负责人聚集在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就《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市职业乞讨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讨论稿)进行讨论。

  近年来,一些流浪乞讨人员将乞讨“职业化”,有人路上拦车强讨,有人假装身体残疾,有人谎称家庭困难,有人组织未成年人卖花变相行乞……尽管他们说自己“可怜”,但都不愿接受救助人员的救助。

  昨天上午,记者对火车站、大商场、主干道上的乞讨人员进行了采访。

  现场①

  商场门前强索车主钱

  有车主问他为何要钱,他说:“台上归他(收费人员),台下归我。”

  □记者路六居实习生悦丹文记者张鸿飞图

  在郑州市人民路的丹尼斯商场门前,记者见到了54岁的职业乞丐于杰,他是周口沈丘人。

  据郑州市救助站安置科副科长张强介绍,救助站专门成立了一个流动救助队,从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街头实施救助,曾多次见到于杰,并称此人为“大善人”,“这源于于杰胸前挂的牌子,左写‘行善舍个钱’,右写‘哑人少作难’,中为‘大善人’。”张强说,他们曾几次要对他救助,但见到救助车来,他就跑。

  记者看到,于杰的乞讨方式是等车主交过停车费,从停车的台阶上下来时,他上前要钱。有车主问他凭什么要钱,他理直气壮地说:“台上归他(收费人员),台下归我。“

  现场②

  残疾青年日进近百元

  救助人员多次送他返乡,他都马上回来,并说耽误了他赚钱。

  在花园路一商场门前,双腿残疾的刘爱虎正用一个滑板车,双手扶地往前行走,一路乞讨。在他随身带的罐子里,钱币已装了一半。记者投了1元钱后,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摇摇头,不说话。

  张强说,刘爱虎也是职业乞讨人员,今年18岁,自报家乡是虞城贾寨乡,常在人民路、花园路路边出现。“我们多次救助他到救助站,送他返乡,他都又马上回到郑州。到后来,我们再救助他时,他说我们耽误了他每天近百元的收入。”

  现场③

  假冒父子合伙已两年

  老家的村民们说,“儿子”是他租来的,一天好几十块呢!

  在紫荆山立交桥下,家在开封通许县的王永正带着“儿子”王志军乞讨,王永今年71岁,王志军35岁有残疾。王永正拉着一辆板车,上面躺着“儿子”王志军,这引来很多人同情。

  然而,他们并不是父子。“我们曾开车将他们送回家乡。”张强说,当把王志军往王永家里送时,村民们都笑了,说:“这不是他儿子,是他租来的,一天好几十块呢!”两年来,这对“父子”尽管屡被送回家乡,但他们自己又返回郑州。

  据张强介绍,还有人装孕妇、扮学生、抱小孩……以此来赢得市民的同情。

  采访中,许多市民对此很反感,同情心被亵渎,让人都不敢同情了。

  政府举措

  专门机构将成立管理流浪乞讨者

  在《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城市职业乞讨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中,郑州市将成立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公室,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安、财政、民政、劳动、教育等部门参加,主要负责重要节日与重大活动期间和定期的集中救助工作时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与护送返乡任务。

  对占据市区主要道路、繁华商业区、公共场所、涉外单位等地段进行卖唱献艺、坐地写粉笔字、挂牌跪地进行乞讨要钱,或拦截车辆乞讨、追着过往行人强索钱,在不听劝阻、拒绝接受救助而又造成较坏影响的,由公安部门配合市救助管理站护送其返乡。

  而对幕后操纵、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白天以行乞骗钱为掩护,晚上进行偷盗、抢夺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团伙或组织及幕后操纵者,公安机关要予以严厉打击。

  另外,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市内各区要积极参与对职业乞讨人员的治理整顿工作,劝告市民不要向职业乞讨人员出租房屋;对反复救助的职业乞讨者,由公安机关进行教育,并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将信息反馈当地政府或公安部门,建档教育。

  当爱心屡次被骗,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冷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