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县级市“全民医保”的艰难涅槃 舞钢市率先在全国推行“全覆盖、无缝隙”式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9:36 大河网-大河报

  

一个县级市“全民医保”的艰难涅槃 舞钢市率先在全国推行“全覆盖、无缝隙”式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核心提示

  舞钢——一个县级市,竟然在全国率先推行“全覆盖、无缝隙”式的全民医保。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反响,是当地政府官员一时心血来潮,还是作秀,抑或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记者日前赴舞钢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对夫妇的生活变迁

  “终于吃上商品粮”→终于交上医保费

  孟献昌、冯瑞敏夫妇记得很清楚,他们终于交上了医保费,20元钱,那天是2006年6月30日。

  这对50多岁的夫妇家住舞钢市杨庄乡柏庄村。虽然做了大半辈子农民,可几年前突然间变成城市市民了。早在1985年之前,孟献昌家还有两亩多地,靠着种田和打零工,这个家还算衣食无忧。可随着舞钢的扩张,孟献昌家的土地逐年减少,终于到了2001年,他家仅剩一分多地。

  “终于吃上商品粮了”,起初,村民们都很羡慕孟献昌家。可渐渐地,孟献昌发现,能“沾”商品粮的光越来越少,有时候还得吃亏。最吃亏的事儿就是“医保问题”。2006年3月,舞钢市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村民只要交纳10元钱,有病到定点医院治疗就能报销,而恰恰就在此时,冯瑞敏感觉“眼睛不太得劲,开始头晕失眠了”,他想领妻子去检查检查,可没参加医保,又怕医疗费太高,所以一直拖着。

  抱怨的显然不仅仅是孟献昌一家。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国家近些年来在舞钢摆布的大项目是越来越多,这在让舞钢激动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首先就是占地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舞钢某公司就占有土地万余亩,后来复建的石漫滩水库、田岗水库以及中加公司等,都占有大量土地。按国家规定,农民的地被占后农民转为城市户口,这部分人约有两万。

  虽然这两万人是所谓的“吃商品粮的”,但实际上,他们和仍然居住在农村,一般都靠外出打工或做小生意维持生计,农村不管,城市又管不着,这种尴尬局面所积聚的矛盾,终于在舞钢农村开始全面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时爆发了。

  “上访的不断,人大会上几十名人大代表提这方面的议案,要求政府想办法解决,”舞钢市卫生局局长冶耀辉回忆起舞钢推行全民医保的前前后后感慨颇多,“刚开始别说是全民医保了,就连国家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好事儿,舞钢也不沾边儿。“

  一个城市的大胆探索

  自己筹资搞新农合→实现全民医保

  2005年,舞钢在得知河南省将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的消息后,立即向平顶山市政府、河南省卫生厅提出申请,强烈要求把舞钢市确定为试点单位,“我们甚至已派出了卫生局工作人员到外地取经,并着手培训人员,安排办公场所”,冶耀辉说。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舞钢未被批准,这让舞钢在十分沮丧的同时终于下定决心:自己筹资搞!

  2006年3月1日,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成立,配备了专职人员,在实施的方法上,严格按照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法执行。舞钢市在国家、省没有匹配资金的情况下,自己出资千万元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据统计,截至7月底,舞钢全市农民已有54105户、186149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9.9%,“到今年年底,有望全部参加。”冶耀辉满怀信心地说。

  就在今年3月舞钢正紧锣密鼓开始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时,39岁的王新伟从平顶山市新华区调任舞钢市市长。他上任干的第一件大事儿,也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动新农合工作之时,孟献昌们开始进入市长视野,这位新上任的市长敏锐地发现,像孟献昌一样的失地农民,在舞钢有两万之众;还有一群下岗职工,原来在单位参加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下岗后根本没法续交,纯粹边缘化;还有一类是无业人员及学生、儿童,这三类人总共加起来有4万多。

  “若这部分人的医保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势必会对舞钢市的安定造成一定影响。舞钢是全省7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城乡一体化不能总是看城市发展,我们的财政是公共财产,不能只给城市人享有!况且我在听了政府其他部门的汇报之后,感觉舞钢完全有财力承担这部分的基本医疗保障,所以就大胆提出了全民医保的设想。”王新伟市长说。

  一个设想的艰难落实

  城乡居民每年交10元医保费→一年最高获得1万元的医疗补助

  虽然市长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但真要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首先是财政问题,一年的财政拨款早已定下,现在要拿出几百万元资金来办全民医保,这些计划外的预算资金从哪儿来?再就是全民医保究竟该怎么个保法,全国目前还没有先例,舞钢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全民医保该咋保?这是个新课题。

  为慎重起见,舞钢市先是由卫生局组织20多人的调查组入村入户搞调查,再就是组织有关领导、专家论证。2006年7月1日,在全国具有开创性的舞钢市全民医保制度正式开始实施。

  在给村委会交过20元钱后,7月2日,孟献昌、冯瑞敏领到了两本红红的“舞钢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证,红本上加盖了一个“舞钢市农村合作医疗非农参合”的长条形专用章。

  当日,孟献昌带着妻子到舞钢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诊断,她患的是脑垂体肿瘤,医院为其做了肿瘤摘除手术。冯瑞敏出院的当天,孟献昌顺利地从在医院办公的“农合办”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1600元“非农”医疗保险基金。虽然总共住院做手术花了6000多元钱,可毕竟报了1000多元,这让孟献昌夫妇感到很划算,“毕竟俺才交了10元钱,政府就是不管,俺不是也得看这病不是?”她一直跟乡邻们说“天上真的掉馅饼了呀”。

  和孟献昌夫妇一样享受到实惠的还有其他4万多名城市居民。孟献昌们其实是舞钢全民医保中所谓的第三类人(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儿童无业人员),他们跟舞钢的20多万农民一样,享受的是完全一样的新农合的政策,只是他们的政府补贴完全来自舞钢本地财政。他们只需每年交纳10元钱就可纳入新农合医保,而政府每年则要补贴40元,来保障参合人员的基本医保费用。拿到就诊证后,每年每人就可以在门诊上享受12元钱的补助,在舞钢市乡级卫生院住院的,花费超过101元就能享受补助,在舞钢市级医院住院的,超过401元可享受补助,在舞钢市外医院住院的,超过601元可享受补助。每个参合人员每年累计最高补助限额是1万元。参保人员也可以直接拿着就诊证到门诊看病,费用直接从每人12元的家庭账户上扣除,用不完的转到下一年,住院的话,费用由住院的定点医疗单位直接报销补助,医疗单位可以拿着参保病人的住院原始凭证,委托服务站到舞钢市“全管办”核拨费用。

  “这样一来,包括舞钢市3万多适用全国统一标准已强制保险的城镇职工,舞钢全市32万人目前已全部享受了基本的医疗保障。”舞钢市卫生局信息科高庆党自豪地说。

  一个观念决定结果

  政府财政资金用于买车、建房→为老百姓办件实事

  记者在舞钢采访的几天中,所有接触到的参保人员都对政府实行的这项新规抱有感激之情。“政府有政府的打算,虽然几百万、一千万对于一年收入几个亿的舞钢市财政来说不是个大数字,但政府若是把这几百万花在买车、建房上也都可以。现在政府拿这些钱为咱老百姓办了实事儿,咱打心眼里高兴。”一位在深圳打工的网友在新浪网上留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舞钢市这种“全民医保”,一共投入才1000万元,1000万元全国有几个县拿不出?舞钢不要说在全国,即便在最新一份河南省县域经济座次表上,也仅排名第20位。正如舞钢市市长王新伟说的,“全民医保是一个观念问题”。

  □记者朱长振文图

  有了“红本本”,小朋友看病也能报销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