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0:16 人民网

  “文化大革命”在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各种社会矛盾以尖锐形式充分暴露的时期,因而也是教训极为深刻的时期。对这些教训进行科学总结,成为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重要前提。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拨乱反正的会议,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新理论的开端。1981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系统地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入分析发生错误的社会历史原因,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并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点进行了初步总结。20多年的实践证明,党关于“文化大革命”问题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继承建国以来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积累的正确经验,纠正过去“左”的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基础上,而开辟的一条新的正确道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个灾难的教训太深刻了”。“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也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前进的。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我们要坚持党对“文化大革命”问题的正确结论,把思想统一到《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有关精神上来,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决不能动摇,否则,我们的事业就要迷失方向。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拘泥于个别结论,否则,同样会陷入误区。作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理论依据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曾被说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但实践证明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教条化,又明显脱离了中国社会的实际,因而是完全错误的。党的历史上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犯“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就在于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党所以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根本原因同样在于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是正确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前提。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不断促进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1956年9月党的八大正确地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能够发生,归根到底就在于背离了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坚定不移地实现工作重点转移,而是把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继续当作主要矛盾,把抓阶级斗争作为主要任务,甚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不断发生,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唯生产力论”,更是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严重偏离。虽然一再强调要“抓革命、促生产”,但实际结果却是经济建设不断遭到干扰和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以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且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势中,砥柱中流,岿然不动,归根到底就在于党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但选择任何一条发展道路,都需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地进行改革,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能够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大革命”能够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需要改革的时候,却把一些具有改革的思想和措施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由于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越来越僵化,对外越来越呈现封闭半封闭状态。这种僵化体制和封闭状态与“左”倾指导思想相互影响和作用,不仅没有能够促进反而束缚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从根本上纠正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从此,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党带领人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不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也不能有效地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并不断扩大党内民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才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文化大革命”中盛行脱离党的领导的所谓“大民主”,试图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其结果不仅使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失去了社会稳定这个基本前提,而且也使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无法真正行使民主权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认真总结和吸取这方面的沉痛教训,不断扩大党内民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并通过制度化、法律化,努力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党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加强,从而既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又有效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党的十六大提出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既是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取得的新认识,也是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必须实现的重要任务。

  ——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党的领导只能加强,决不能有丝毫削弱。“文化大革命”中“踢开党委闹革命”造成的恶果,证明离开党的领导只能导致社会动乱。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文化大革命”前,党的领导体制存在的弊端,党的民主集中制一再遭到破坏,成为“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并难于及时纠正的重要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正是由于民主集中制的恢复和发扬,党才彻底纠正了这一严重错误,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文化大革命”中把大搞阶级斗争作为党的主要任务,使党的建设偏离了正确方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正是由于围绕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基本路线,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按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要求,以改革的精神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的领导才得到切实加强和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地位和作用才得到进一步发挥。

  正确对待历史,善于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从反面教育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要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就要从它所提供的经验教训中获得教益和智慧,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共党史研究授权人民网发布,请勿转载)

  【1】【2】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