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崛起 老运河复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2:50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2004年6月10日,东莞市政府搬离万寿路,入驻新落成的市行政办事中心,标志东莞新城市中心区崛起,“五年见新城”的造城运动已见雏形。 解码人:欧先生(公务员) 城市变迁 运河衰落 102公里长的东莞运河,是广东省最长的运河,这条曾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东莞人的古老河道,贯穿着有1200多年历史的老莞城。曾几何时,运河两岸是莞人居住密度最高的地区,也是东莞政治、经济、文化及商业最发达的地区。 2000年以后,东莞开始进行大规模“五年见新城”的造城运动,在这场造城运动中,东城、南城迅速崛起,市政府在2004年也搬出了老莞城,新城市中心区开始形成,而曾经代表着东莞最繁华地带的运河两岸和老莞城,却在新城崛起的同时逐渐衰落。 而曾经哺育无数东莞人的运河,也为东莞的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牺牲,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令这条美丽的运河变得污浊不堪,两岸居民开始迁进新城区,一个崭新的东莞城市形象在东城商圈、新城市中心区、CBD中央商务区和中央生活区的建设中逐渐树立起来,而辉煌的运河文明却在历史的变迁中失落了。 运河两岸商业:2002年后迅速衰落 回顾往昔,我们可以看到,运河两岸商业是在2002年后迅速没落的。 2002年后,两岸商业鼎盛时期的标志性商业群如运河商场、华侨大酒店、东方酒店相继停业; 东莞传统家电“四大家族”之一的丽声电器随着运河大卖场的突然关门于2004年7月倒闭; 2003年,飞跃电器签下已经停业的东莞地王级的运河商场,但大量资金投入却无法换回良好回报,导致其家电零售生涯在2005年也走到尽头…… 而曾经在东莞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城内购物去朝阳(商场),城外购物去运河(商场)。”也随着运河商业的没落而成为令人慨叹的历史。 对于老莞城、运河两岸的商业萎缩,东莞市相关政府部门是承认的,并指出其中萎缩特别严重的是运河以西区域,包括运河西路、振华路、大西路、中兴路,原来这些地方一直是东莞的商业旺地,但这几年却逐渐衰落了。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造成运河两岸商业没落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这一区域的人口在运河被污染后逐渐外迁,常住人口少导致该区域消费力不足;其次是珠玑巷一带拆后未建和东江大道的建设对于这一区域的交通造成影响;再次就是该区域的交通配套已经滞后,路面狭窄拥挤,老式商业项目缺乏停车场,如运河商场、东方酒店都几乎没有地方停车。在这种状况下,运河两岸商业怎么能兴旺? 一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就率先在莞城区开发商业项目的发展商,也同意运河商业萎缩的说法。在他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东城区、南城区等新兴商业业态的竞争;同时,由于莞城区建筑密度太高,城区环境不是太好,一些有钱人都开始外迁,从而令消费力开始下降。 市政府搬迁:城市中心随之转移 2004年6月,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落成,位于万寿路的东莞市人大、东莞市政府和东莞市政协在内的33个副处级以上单位搬迁进驻市行政办事中心,集中办公。 随着东莞中心广场建成开放和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的落成使用,东莞五年斥资千亿元打造的新城效应开始显现,一个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南城中央商务区开始形成,城市中心区也从老莞城转移至南城一带的新城市中心区。 2004年6月,在东莞市农业局工作的欧先生正式走进新的办公地址——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大楼工作。“新的办公环境非常好,面对着视野开阔的市民广场,工作起来的心情都不一样!”第一天走进新的办公环境,欧先生的心情非常愉快。 欧先生表示,行政办事中心的落成使用实现了两大功能:一是它作为东莞新城市形象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东莞的城市形象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行政办事中心真正实现了多部门集中办公,在便民利民的同时,政府各部门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以前政府部门都在旧城区,老城区的道路狭窄,街道破旧,外地人进入市政府需要穿街过巷找半天才能找到市政府大院,在这个过程中外人根本无法在旧城区中感受到东莞的发展,对城市的印象也总是停留在对旧城区的固有印象。行政办事中心落成后,外地人要找市政府就很方便了,只要一下高速公路走上东莞大道,就能很快找到市政府,而沿途所见的东莞城区全部位于新城市中心区域,外人很及时就能感受到东莞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对东莞的印象也变得非常好。”欧先生说。 通过新旧市府形象的对比,外人对东莞城市印象也大大改变,而欧先生也深切感受到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对全面提升东莞城市形象的重要性。 运河两岸的商业、莞城区的文化广场、科技馆等都曾是东莞经济文化的中心地段,运河两岸商业没落的同时,东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在转移。东莞的政治中心因东莞市政府的搬迁移往南城中央商务区;商业的繁华地带则随着多个商业项目的落成转向了东城;2005年,东莞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玉兰大剧院、科学技术博物馆相继落成使用,新的代表着新东莞魅力的文化设施纷纷伫立于新城市中心区,不但替代了老莞城的文化中心地位,也使老莞城的城市地位和区位功能被进一步弱化。 解码大事记 2004年1月18日:东莞市中心广场建成开放,新区龙头雏形显现; 2004年6月:东莞市行政办事中心落成,市政府搬迁新址; 2004年7月:东莞家电“四大家族”之一的丽声电器运河店突然关门,预示着运河商业开始步入没落; 2005年:华侨大酒店、东方酒店等一批老城区酒店相继停业关门,运河两岸商业严重萎缩;随后东莞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玉兰大剧院竣工,科学技术博物馆相继落成使用,代表新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形成; 2005年7月1日:东莞市莞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实施,莞城区开始大规模地投入旧城改造,一批城内旧城改造地产项目和运河两岸住宅开发引来大批莞人回迁居住; 2006年7月4日:莞城市民活动中心落成使用,作为新的区政府办公地址,老城区与东莞的城市形象一样,旧貌焕新颜,开始步入新一轮的城市建设。 旧城改造 运河复苏 在历史的进程中,老城和运河没落似乎已无可避免,大家在怀念往昔的同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老城区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才能重振老城和运河的昔日辉煌? 2005年6月28日,东莞市出台莞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下半年,莞城区以极快的速度投入到大规模旧城改造工作中。借着旧城改造的契机,老城区和运河两岸的商业终于有了一个“翻身”机会。 旧城改造: 居住人口从迁出到回归 “我认为运河两岸、老莞城仍是东莞城市中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虽然现在大批居民搬出以前居住的老街区,住进设施完善的新城市小区,但许多人对于老莞城还是非常喜欢的,只要运河水质改善,旧城改造腾出更多地方建设新小区,我相信老莞城的商业、地产一样有很大作为。”对于老城区的未来,欧先生充满了信心。 2005年6月28日,东莞市莞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东莞市政府和规划局的审批,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规划表明,莞城区将是东莞市市级城市中心的两部分之一;同时定位为传统商业文化及生活综合区,保持其商业文化副中心的职能。在对区位做出明确定位后,莞城区的旧城改造方案也获得了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并获得高度评价,2005年下半年,莞城区以极快的速度投入到大规模旧城改造工作中,而借着旧城改造的契机,老城区的商业终于有了一个“翻身”机会。 令人欣喜的是,大规模旧城改造运动吸引了大批地产商进入莞城开发地产商住项目,莞城区内的香港街、花街18和铭可达商住区以较低的价位在去年吸引了大批购房者进入老城购房,更多的旧城改造项目还将陆续出炉。 而随着运河两岸景观改造工程的完成、运河水质污染整治的不断深入,运河两岸的住宅开发更以如火如荼之势在两岸迅速蔓延,宏远、万科、光大等三大地产商先后加入运河两岸住宅开发之列,新世纪河畔广场、运河东1号、江南雅筑、景湖湾畔等两岸大型住宅项目,也成为市民关注的目标,一些曾经搬出老城区的莞城人家也因挥之不去的“莞城情怀”纷纷到莞城重新置业,莞城的居住人口在旧城改造的同时也逐渐增加。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运河的商业要重新焕发生机,首先就是要通过地产开发重新聚集一批消费人口入住,这样两岸商业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按目前运河两岸地产开发的势头,我们相信:运河、老城区“旧貌焕新颜”的一天即将到来。 破译 结论 新城的崛起,旧城的失落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是,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使以运河为代表的老城区经济重新复苏。CBD的变迁,折射出东莞城市的变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