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魔比斯环》贡献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5:58 深圳晚报

  《魔比斯环》贡献了什么?

  ■影片上映以来面对能否收回巨额投资、能否经得起市场考验等疑问

  ■本报记者走访制作方、动漫界及产业主管部门人士探讨影片背后的产业含义

  ■本报记者方勤/文图

  

《魔比斯环》贡献了什么?

  贡献之一

  一个片子衍生出一个产业。游戏、出版物、手机产品以及以电影主人公为原型设计的玩具、文具、杯具、服装用品等系列衍生品的开发正在进行。

  贡献之二

  打造了一个制作国际动画大片的团队,有技术,有生产流程,有后续开发。

  贡献之三

  在深圳的动画制作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深圳的动漫产业营造了一个讲究原创作品质量的氛围,一个大众参与和关注的社会氛围,为深圳原创动漫提供了宝贵经验。

  8月4日,国内第一部全三维高清动画国产影片《魔比斯环》在深圳嘉禾影院首映结束,制作方深圳环球数码公司的500名员工长时间鼓掌、落泪、欢呼。一部耗资1.3亿元、技术堪与好莱坞大片媲美的国产动画电影,凝结了400多名三维动画师整整5年的心血,成功搬上大银幕,并在强手如林的暑期档中于全国300多家院线同时上映。今年是中国动画电影诞生80周年,在我国动画电影史上,起着“投石问路”作用的《魔比斯环》无疑应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争议纷至沓来。《魔比斯环》在上映第一周的周末及双休日的3天,在全国只收获200万元票房,“如何凭国内票房收回1.3亿的投资?”许多媒体质疑《魔比斯环》能否经得起市场考验。

  《魔比斯环》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动漫产业贡献了什么?是迄今中国动画电影史上投资最大影片收回投资的努力?一种实践中的产业链和发行模式?一支成熟的三维动画制作团队?记者近日采访了动漫界及产业主管部门人士,深刻反思该片背后的产业含义。

  延伸效应

  一个片子衍生出一个产业

  《魔比斯环》上映后,制片方负责人曹辉接到全国媒体的电话“轰炸”,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收回1.3亿元的投资?曹辉有些感慨:1.3亿元相当于1000多万美元,对美国同行来说是个小制作。好莱坞动画大片的投资都是以上千万乃至上亿美元来计算,搬到中国却成了天文数字,这说明国人对动画产业的产业链和市场潜力尚无足够认识。

  “其实,国内票房方面我们就没什么压力。《魔比斯环》在强手如林的暑期档中,在《碟中谍3》、《龙虎门》等大片的夹击中,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了它的价值。我们明白要在国内收回投资是不可能的事,但电影票房只是拉开收回投资的序幕。”曹辉说,该片的海外发行正在洽谈中。据透露,《魔比斯环》正在与游戏公司、出版商、手机开发商、网络公司等终端供应商洽谈多种合作,而电影票房仅仅是这一长长的产业链中的一环而已。

  早在今年4月,深圳彩秀科技有限公司以380万元购得《魔比斯环》衍生产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独家经营权,移动手机用户在影片上映前就可下载图片、铃声、精彩电影片段。《魔比斯环》创造了动画电影的全新营销方式。

  目前,法国某专业游戏公司正在与环球数码公司洽谈,欲购买该片的游戏改编权,像《最终幻想》那样,把电影开发成游戏,在国际市场上发行。

  小说《魔比斯环》7月在全国书店上架,首次发行3万册;漫画书《魔比斯环前传》也正在定稿中,中国浙江、台湾以及马来西亚的出版发行商都在争抢发行权。

  为了不冲击票房,电影上映两周后,含有电影制作花絮、片花和图片赏析等内容的《魔比斯环》DVD将面市。环球数码还将以几百万元的价格将该片的网络下载权出售给网络公司。此外,以电影主人公为原型设计的玩具、文具、杯具、服装用品等系列衍生品的开发授权,目前也在洽谈中。

  曹辉表示,《魔比斯环》走的是好莱坞、迪士尼动画产业的市场路线,即“一个片子衍生出一个产业”,这其中,向出版、音像、手机、网络、衍生品等多领域授权的过程,都在一部动画大片的投资回收周期内,而票房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贡献,“不要太紧张我们的投资回收,我们在尽力完成这个任务。”

  影响和反思

  今后要走合作制片之路

  “我们现在天天都能收到剧本。”曹辉说,许多有识之士给环球数码寄来动画脚本,希望能制成三维电影。一部片子的一炮打响,带来的品牌效应和延伸效应不可低估。据了解,《魔比斯环》上映首日,环球数码在香港股市股价上涨至当日前3名。它的风险投资人和新的投资人正在寻找机会入股,看重制作《魔比斯环》制作团队的国外电影制作公司则希望能与环球数码合作接下来的作品。这意味着,不管收回投资与否,《魔比斯环》只是先驱,还有“后继者”。

  “这个片子是一个壮举。”深圳市动漫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慧表示,《魔比斯环》的诞生,对于深圳其他的动漫企业来说影响深远,它为深圳的动漫产业营造了一个氛围,一个讲究原创作品质量的氛围,一个大众参与和关注的社会氛围。而目前国内票房不甚理想的境遇,是每一个动画企业在市场化过程中必经的阵痛。因此不管是赚是赔,片子本身就具有它存在的意义。

  王慧认为,《魔比斯环》的另一重意义是,它的推出为深圳原创动漫提供了宝贵经验,那就是必须走合作制片的路。“环球数码现在为发行做的一切努力,让人敬畏,也让人担心,担心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王慧认为,一部大片从制作到发行,绝非一家公司可为,必须与海外制片商合作。合作有两点好处,其一是双方投资,大大地缓解了中方的资金压力;其二,海外片商能为片子的海外发行铺垫道路,而且更有经验。“一部国产动画大片要走出去,一定要靠专业的海外发行团队,从制作阶段到市场发行,从头到尾以合作模式来完成。”王慧说。

  制片方也意识到单打独斗带来的市场风险,曹辉表示,《魔比斯环》上映后,他们在反思一个问题:今后一个片子由一家公司从设计制作到推向全球市场,是不明智也是不可行的。一部动画电影,从融资到制作,应该有几个合作方,各取所长。她透露环球数码的下一部三维动画电影很可能引入其他的投资方共同制片和发行。

  市文产办评价

  具划时代意义和重大启示

  “《魔比斯环》在深圳的动画制作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深圳市文化产业办公室主任郭永航表示,不管该片能否收回投资和盈利,它是深圳动画企业拥有完整版权的“深圳制造”,其重大意义是:其一,对于一个以加工为特色的动漫制作基地而言,深圳第一次有了原创的三维动画电影,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也是“零的突破”;其二,其制作手法和叙事结构打造了一个神话,那就是“中国的动画工作者也能制作与好莱坞大片水平不相上下的动画大片”;其三,该片的创作思路从一开始就紧盯国际市场,颇具国际视野。

  郭永航表示,目前深圳动画产业面临着许多“瓶颈”:如动画片的播出体制和商业模式,与欧美市场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缺陷。播出体制至今仍被广电系统垄断,动画企业光靠向电视台卖片子根本收不回投资。而欧美国家是由电视播出机构和大的玩具厂商来投资动漫产业,一部动画片光靠卖衍生产品就能盈利。

  因此,《魔比斯环》在市场上遇到的发行困难也非环球数码公司一家公司就能解决,这给予深圳发展动漫产业下一步一个重大启示:要紧紧抓住生产过程的创意、设计、制作和市场营销四个抓手,创意是创作核心和前沿;设计要广泛征求来自青少年市场的意见;制作要力求精良;营销要打造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市文化产业办也将在完善全市动漫产业环境方面做好文章。

  热点回应

  好莱坞能拍《花木兰》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拍《魔比斯环》

  面对许多的疑问,环球数码公司作了澄清和回应。

  记者(以下简称“记”):许多人说1.3亿元烧出了“洋味十足”,西方色彩太浓,你们怎么看?

  环球数码(以下简称“环”):如果好莱坞能拍中国的《花木兰》,为什么中国人不能拍一个法国人的作品?投资这个故事是考虑到它在全球的发行,定位是国际市场。话说回来,看过《魔比斯环》的观众能在其中找到一些中国元素。

  记:有人说这部片子是“中国投资,洋人打造”。

  环:这是不符合事实的。400余人的团队,其中只聘请了四五位外国专家。在创作方面,中国团队与外国导演之间完全是平起平坐,充分体现了“文化无疆界”。这说明中国人有钱能请也敢请外国的“腕儿”为我所用。

  记:有媒体批评这个片子的人物性格不饱满。

  环: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记:这个片子技术的精湛和场面的恢宏是观众们比较认同的地方。

  环:外界的一个正面评价是:《魔比斯环》一点没有忌讳大场面的制作,没有忌讳人类的塑造。仿真人是三维动画片中最难的关键,我们也拿了下来。

  记:《魔比斯环》上映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环:我们在技术上逾越了过去做不到的三维技术。实际上,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制作国际动画大片的团队,有技术,有生产流程,有后续开发。

  记:下一步有没有发片计划?

  环:明年,我们希望推出另一部三维电影,是与动物有关的。

  记:新片是否吸纳了其他的投资商?

  环:暂且不方便透露。实际上,同行和投资商都在看我们这个标杆,我们只有做得更好。

  记者手记

  对小草多浇些水

  多洒些阳光吧!

  在环球数码公司采访过程中,媒体电话仍旧不断,对票房有何预期?收不回投资怎么办?在谈到为这部片子激情燃烧了5年青春的同事们时,曹辉的眼圈红了:“我们这么努力地做了,为什么还要遭受质疑?”但她又说:“既然上映了,我们就要有承担质疑的勇气!”

  对一部国产动画电影的任何客观评价和批评都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报以更多的掌声和鼓励?如果把深圳比喻为培育文化产业和动漫产业的沃土,《魔比斯环》无疑是一棵破土发芽的小草,多浇些水,多洒些阳光吧!

  制作人讲述《魔比斯环》背后的故事

  “每看一次就要落泪一次”

  数字《魔比斯环》

  制作角色模型176套

  制作场景模型461套

  制作道具模型242套

  共计106场戏、1602个镜头

  文件总数量超过11万个

  首映那天,环球数码公司的全体员工都来到嘉禾影院看片,片子结束后,他们没有一个人离去,全场鸦雀无声地等待字幕出现。当“导演格兰·柴卡”等老外的名字滚过后,接下来是长达7分钟之久的上百位深圳动画工作者的名字。看着熟悉的名字滚过字幕,全场起立、员工们鼓掌、拥抱,之后是久久地落泪。

  “1.3个亿,400人5年的青春,这个价值太高了吗?”曹辉拿出她与同事的聊天记录给记者看,片子上映时,许多同事感觉心寒:一个400多人团队奋斗5年的作品,为什么外界没有给予一个公允的评价?

  该片的模型师告诉记者,每次看《魔比斯环》就要落泪一次,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同事们奋斗的无数个不眠夜,“一个最后呈现的镜头修改了上百次,观众在看情节,我们在看——这个镜头谁改的?怎么改的?”

  为什么要耗费5年?曹辉说,《魔比斯环》是法国漫画家让·纪劳的创意,1999年,香港人梁定邦先生要在内地开发三维动画技术,便从让·纪劳的手中买得版权,并下决心要打造一部与好莱坞动画大片不相上下的国产动画片,而三维动画的制作在内地是个盲点。

  据该片的艺术导演陈明介绍,为了借用“外脑”,片子请来曾执导《花木兰Ⅱ》的美国动画大师格兰·柴卡任导演;曾分别参与《狂蟒之灾》和《玩具总动员Ⅱ》的动画监制卡尔文·李和鲍伯·科任制作……但这些外国动画专家一般呆个一年半载就离开,他们的作用体现在早期训练上,好比“师父领进门”,片子的大量实际创作是中国人在做。“其实这部片子到最后基本上没有太多外国人的工作结果,因为片子本身不断更新,他们当年做的事最后都被切换掉了。”陈明说,当外国导演再看到这个片子时,都不敢相信:“中国人真的把它拍完了!”

  “我的工作都换了五六个,你怎么还在做一个片子?”有朋友这样问曹辉。曹辉说,5年持续地做一件事,让亲人和朋友都不能理解。实际上,5年间,片子经历了资金不到位、公司股权置换等风波。

  曹辉认为,《魔比斯环》的不可复制性,不仅仅在于投资的巨大,关键在于一个400多人的团队能拧成一股绳。她用一句话解释了这其中的缘由:“对于我们,5年是一个圆梦的过程。”她强调,不管投资最后能否收回,一个能制作三维动画的400多人的团队,是《魔比斯环》留给环球数码和深圳动画业最大的财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