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恶搞”:草根讽精英纳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7:02 正义网

  “恶搞”将可能继“PK”后成为2006年中国流行词,但是专家们对网络“恶搞”频频越界破坏传统文化表示担忧,昨日,在《光明日报》举办的“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上,众多专家表示,应当谨防网上“恶搞”成风,有专家指出,网络“恶搞”网站应当承担责任。(《新京报》8月11日)

  互联网袭来,作为网络“草根文化”的“恶搞”,也如潮水般汹涌拍岸,让精英们

日益恼羞成怒。不难理解,众多专家对“恶搞”的反感情绪,应是源于精英的自我保护意识。然而,透过网络“恶搞”成风的表象,还须看到其深刻的内在价值——草根通过“恶搞”的讽刺手段,正在迫使精英反思和纳谏。

  譬如说,“恶搞”的代表之作《一个馒头的血案》。作者成功地对《无极》进行了解构和嘲讽,在赢得草根普遍叫好之声的同时,也令陈凯歌大导演火冒三丈,“口水官司”差点升级为“诉讼官司”。问题在于,正是这个“恶搞”之作,凭借其内在的讽刺精神,有力地批判了《无极》的缺陷,并反衬出剧组之前的夸大其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反思。《一个馒头的血案》之后,如芒在背的中国大导演们,还能对草根话语无动于衷吗?“恶搞”的讽刺价值可见一斑。

  事实上,“恶搞”已经激发了精英的集体反思。如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明振江少将在批评网络“恶搞”《闪闪的红星》的同时也表示,“面对来势很猛烈的解构之风,只有不断地产生与时俱进的新的文化产品,才能有效地抵制这种风潮,关键是拿出好的作品。”这个充满了自我反省的结论,不啻为此次“专家座谈会”的亮点。面对“恶搞”造成的草根与精英之间的冲突,假使精英们都能持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坦然面对网络“恶搞”并从中汲取有益成分,或许才是一条最为妥当的和解之路。

  令人担忧的反倒是,一些专家对网络“恶搞”充满了敌意,表现出精英对草根的不信任感。而这种带有明显苛责意味的不信任感,只会加剧草根与精英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精英们决定打压网络“恶搞”,将会激起的不满和敌对情绪,显然不为任何人所乐见。精英们不应忘记的是,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的开放社会之中,草根争夺话语权的行动才刚刚开始,不会轻易地偃旗息鼓向精英缴械。面对“恶搞”,智者应该学会“纳谏”。

作者: 宣华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