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变革教育理念刻不容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20:00 光明网
夏业良

  最近一段时期,有一看似平常的事件被国内多家媒体接连报道,那就是:香港几所大学面试并录取了部分原本早就属意于北大、清华的优等生,尤其是那些在本年度高考中获得某些省市高分数前几名的考生。

  一时间有人惊呼“香港高校如此这般择优录取,长久以往将会使北大、清华沦为‘二流’”,也有“最高学府”的相关人士在此“关键时刻”,挺身捍卫“一流大学”长久以

来从未遭受过任何竞争压力和威胁的地位,认为香港诸大学的择优录取,并不足以撼动“最高学府”之“固若金汤”的强势地位。

  有些教育管理者反而提出,鉴于香港诸大学以高额奖学金为“诱饵”吸引高分优等生,北大、清华这两所“最高学府”也应当获得更加充足的财力支持,以获得足够的优等生源。半个多世纪以来,民间的募捐和财力支持,向来没有成为这两所高校的主要财源,财政一直是这两所“最高学府”的“衣食父母”。

  在2000年前后,这两所分别已经“百岁”和接近“百岁”的高校,已经得到过财政各18亿元的特殊支持,从而引起全国其他高校的不平和抱怨。与规模倍增的招生规模和跑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宏大目标相对应,经费从来就不会也不可能充足。如果问起某些大学校长,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大的困难和障碍是什么?他们多半会告诉你,最主要的问题是经费不足。有了这样的回答,您就知道教育理念不变革,中国的大学将会怎样发展下去了。

  20世纪上半叶,我们曾经有过颇值得自豪和肯定的教育思想和现代大学理念,比如说如今广为人知并被所普遍认同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就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形成的。这种思想的产生,固然与蔡元培值得称颂的个人品性、道德修养、深厚学养、博大胸襟和远大眼光以及复杂的人生经历有关,但也无可置疑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界和教育界的主流价值观和教育理念。

  从追求真理的起点出发,对各种学术思想流派持宽容的态度,倡导学术竞争、观点争鸣,引导学人与流派的自由发展,正是这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这种思想的倡导和实践促进了北京大学的发展,为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成为“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这一提法本身,也反映出蔡元培先生力图使教育理念尽可能摆脱和超越功利目标的思想。那么,作为处于21世纪的后学与后知者们,我们究竟认同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换言之,当代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大学之魂究竟在哪里?没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就谈不上什么教育体制、教育机制的创新,也谈不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更谈不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起什么作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何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相适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大的目标框架下,中国高等教育应该怎么走?如果我们不能公开地讨论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我们的大学难道会自动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吗?我们的后代将会怎样评价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

  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将会影响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走向,影响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当然也会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难道我们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来推动一场教育理念的变革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