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反对声中国际狩猎权拍卖延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08:20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反对声中国际狩猎权拍卖延期
国家林业局宣布,取消原定于明日下午在成都举行的拍卖会,在充分征求意见后择机举行

  国家林业局昨(11)日在北京宣布,原定13日下午在成都举行的“2006年秋季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拍卖将延期举行。拍卖方称,下次何时举行还有待国家林业局的通知。

  本月7日,黑龙江龙法拍卖公司在成都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不起眼的拍卖公告,将对“国际狩猎野生动物额度”进行拍卖。包括本报在内的成都媒体率先对其进行报道,并被全国多家媒体转载,随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争议。

  昨天,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表示,为了更有利于社会与舆论监督,完善拍卖条款,所以决定拍卖延后举行。至于何时开展这项活动,曹说,要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择机举行。

  □幕后新闻上千电话声讨公司接都不敢接

  “我现在太累了,电话都不敢接。”龙法拍卖公司负责人张长明先生语气疲惫地表示,公司十余年来搞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拍卖会,没想到这一场区区几百万元的拍卖会,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由于反对的声音明显占了上风,导致拍卖方突然间到了“千夫所指”的地步。

  经媒体报道后,龙法拍卖公司和张本人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一些网友通过各种手段查到公司的电话后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导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以千计的电话来“声讨”他们。其中包括部分自称环保志愿者的威胁、谩骂类电话,搞得他们身心俱疲。

  国际狩猎业务量小一年十几个

  原计划来成都参与狩猎权竞拍的有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该协会产业处人士透露,我国的国际狩猎业务量还很小,每年通过协会到国内来狩猎的外国猎人也非常少,只有十几个。而境外狩猎者在中国猎捕的野生动物一年只有200头左右。

  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相关人士也证实,目前在我省甘孜和雅安的两个国际狩猎场,前来狩猎的“国际猎人”每年也就屈指可数的几批、十多个人而已。由于业务量太小,导致狩猎场经营惨淡,收入也不高。来自川西国际狩猎场的消息表明,虽然多年前就被列入重点发展项目,但招商引资效果并不理想。早报记者李伟铭

  □观点碰撞

  正方公开拍卖有利于“阳光审批”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昨(11)日表示,公开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有利于规范市场和“阳光审批”,便于科学决策和社会监督。

  关键词保护

  狩猎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希望媒体的报道更客观。———这是近段时间,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面对媒体时,反复强调得最多的话。

  从生态的角度看,控制小种群是为保护大种群的需要。以若尔盖等川西草原为例,近几年旱獭成灾,光靠自然淘汰不足以抑制激增趋势,必须人为干预,否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也是采取对野生动物人为淘汰的办法。

  王伟说,对国际狩猎活动的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使行政管理行为与市场行为按各自的规律运行,做到有机协调。作为政府部门就是要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前提下,确定狩猎种类、数量、区域和时间,并严格监管狩猎收益主要用于保护。

  关键词效益

  具体由谁来打、如何提升资源利用效益,则应该采取“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方式,按照市场规律,以价格高者优先的原则,推动国家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本次拍卖野生动物的动物额度,共有14种289头(只)。

  “当一些地方野猪成灾、岩羊泛滥,让农民庄稼颗粒无收的时候,我们还不得不花钱请猎人去打猎。”昨天,省林业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反正都要打,那么我们换种思维,让这些动物发挥更大的价值,是不是更划算?”

  该人士举例说,请猎人去打可能要花掉几千元;但用国际狩猎方式,反而还会挣几千上万美金。以四川的两个狩猎区为例,过去有农牧民私下偷猎吃肉或者卖皮毛,价值极低;现在通过合法的狩猎,这些动物的身价增长了几百倍。这笔账很好算,结果反而会促使当地政府和群众更加珍惜野生动物资源,也更加重视、关心野生动物保护。

  关键词依法

  王伟还介绍说,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明确将“为调控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结构,经科学论证必须猎捕的”划入特许猎捕范围,并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或者在野外拍摄电影、录像的,必须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其审核后,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根据上述条款,从调整、完善种群结构的角度,经科学论证,在遵循“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幼”要求的情况下,适当许可国际狩猎,并以此推进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反方以“保护”之名枪杀野生动物

  观点一:“枪杆子里出生态平衡”会冲击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

  有关负责人称,“合理的狩猎活动有利于野生动物保护”。质疑者认为,为什么不能引进天敌,为什么不能靠大自然的力量重新调整求得平衡?

  有生态学者认为,人为猎杀那些看上去“该死”了的野生动物,有悖生态伦理规范,侵犯动物福利,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

  更有担心认为,此举会不会引发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以致多年来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受冲击?近两天各个媒体对此情绪高涨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反映的就是不少公众惊愕、失望的心态———原来野生动物是可以打的!

  观点二:“变现”以筹集保护野生动物的资金是“短视”行为

  据称,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的目的就是要合理利用资源,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拍卖所得要用于保护动物。

  可作对比的例子是:对藏羚羊的保护,多年来已经成为保护野生动物典范。在缴获大量藏羚羊毛皮后,保护部门宁愿烧毁而不去出售、拍卖。这不仅仅是显示勇气和决心之举,更有避免培育用藏羚羊毛做的“沙图什”市场之深意。

  质疑者认为,基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多为保护经费不足而无奈是事实。但保护野生动物是林业的使命,缺钱可以想别的办法,难道非得通过这种“短视”的方式?

  观点三:狩猎是一种与国人无关的“上流社会的野蛮游戏”

  有说法认为,在国外,狩猎不仅是一种保护野生动物的有效手段,由此形成的狩猎产品和狩猎服务,还构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产业。

  用野生动物皮做地图,在几个世纪以前是实用之举,而今则是单纯用来做工艺品,这种所谓“文化体验”其实并不值得大张旗鼓地提倡,因为用野生动物加工并不具有太多实用价值的物品,有悖保护野生动物的社会主流观念。

  质疑者认为,我国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远远没有达到不杀不行的“饱和”程度。这一领域被当作产业来开发,得不偿失。而所谓狩猎这种“高尚的户外运动”,实际上在我国就是一种与国人无关的“上流社会的野蛮游戏”。是否有必要培育狩猎野生动物的市场,应当三思而行。

  观点四:在金钱的冲击下,如何彻底“保护”是大问题

  “凭什么你花了钱就能打,我就不可以?而当地人为了生存打一只来卖为什么也不可以?”这是近日就这一焦点话题展开的讨论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观点。

  有专家表示,具备国际狩猎代理资质的多为旅行社。“有限度狩猎”一旦成了旅游项目,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很容易变成“无限度滥杀”。而地方林业部门既然有了经济利益目标,当“保护”遭遇“产业”时,到底还有多少举动能不被金钱所冲击?又有谁能保证这个“限量版”的狩猎会完全遵守游戏规则?

  □数字狩猎20年狩猎动物1347头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昨(11)天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止2005年底,中国共接待国际猎人1101人次,狩猎野生动物总数1347头(只),狩猎收入3639万美元。

  王伟说,中国国际狩猎活动始于1985年,到目前,中国经批准对外国人开放的国际狩猎场所共25处。

  现阶段,中国开展国际狩猎的野生动物主要有14种,年国际狩猎野生动物数量由最初的3头(只)逐步增长到2005年的123头(只),所猎野生动物个体均为年老的雄性个体。

  □冷眼旁观“猎牦牛”要让百姓知道是为啥

  公共决策向来追求科学化,这一点几乎不会产生异议。近日,一则“我国首次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的新闻,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质疑的事实,却似乎在提醒公共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决策还应当科普化。

  尽管各方言论有着不同的着眼点,但最为核心的根本问题仍是:捕杀野生动物的必要性何在?事实上,这显然也是公共决策者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回答这个问题,必然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社会舆论的反弹其实表明:各界人士不但需要了解决策的结果,还要弄清决策的过程和依据。这正是民主意志的生动体现。

  显然,在一个日益民主的公共社会,公共决策就不能只讲结果,还要学会向公众讲道理,以满足公众民主参与的要求。就“拍卖野生动物狩猎权”事件而言,需要注重向公众解释科学依据这个道理,这就直接要求公共决策的科普化。更具体地来说,就是要讲清楚“捕杀野生动物”与“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以消除公众对此的模糊认识。

  一方面,我国公众科学素养不高,整体科学知识水平较为低下;另一方面,在处理各种公共事务中,涉及科学内容的事务繁多。因而,当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之时,上述两个方面的落差就会形成矛盾。这就需要对公众进行更多的科普教育,以培养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公共决策的科普化,正是一个良好的结合点。(除署名外,本版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