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奋战在抗击台风“桑美”一线的浙江新闻工作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2日10:27 人民网

  8月11日晚上19点,台风“桑美”登陆点所在的浙江省苍南县,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新闻部26岁的女记者吴泓,刚刚完成现场采访,还顾不上吃一口晚饭。

  “县城里到处积水,最深处水齐我的腰,浅的也到膝盖。车子已经不能行驶,今天采访都是靠走路或乘三轮车。”吴泓和同事8月9日晚上连夜赶往台风即将登陆的温州市,这几天都是在忙碌而艰苦的采访工作中度过。所见所闻,令这位年轻记者难忘:8月10日台风登

陆前后,现场采访时,瘦小的她被狂风吹得摇摇晃晃,雨点打得脸生疼,讲一句话都很艰难,附近一块广告牌突然被风刮起,猛地砸过来打伤了她的腿;台风过后,来到受灾严重的金乡镇河尾洋村,村民们失去亲人、蒙受损失的惨痛,以及投入灾后生产自救的坚定,都让人动容。

  哪里有险情、哪里有救援,哪里就有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身影。吴泓说,灾后的苍南县城街上行人很少,碰到的许多都是来自浙江各新闻媒体及全国各地的新闻同行。

  强化新闻媒体在防台抗台中的特殊作用,是浙江在历年与台风灾害“作战”中总结的经验;那些坚守奋战在抗击台风前线的浙江新闻工作者,正以他们的行动,为“团结奋斗、科学务实、雷厉风行、敢于胜利”的浙江“抗台精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得悉超强台风“桑美”即将侵袭浙江,浙江日报采编人员在集团党委领导下,精心准备,全力以赴。浙江日报迅速调派10多名记者,同温州、台州、丽水、宁波等分社的20多名记者一起,投入抗台一线。在温州,记者杨军雄、李扬到海塘边采访群众转移情况,正准备离开时,发现远处海塘还有身影晃动,原来是几名村民为放网捕鱼,舍不得离开。记者冒着狂风大雨劝说他们赶紧转移,直到村民被当地公安干警赶来带离,他们才放心回去。记者嵇哲、黄曙林在台风登陆地苍南,不顾风雨交加,冒雨采访惊心动魄的救人场面,还拍下了成功救人的现场照片。

  浙江卫视新闻中心派出7路采访组、共40多名记者和技术人员,分赴抗台第一线。全省电视新闻协作网发挥了作用,各地方电视台的数百名工作者也直接参与了这次抗台报道。在台风登陆点采访的记者陈婕和胡俊峰,结束当天采访正准备吃饭时,突然接到热线电话:钱库镇龙径大道有居民房屋倒塌、群众被困。他们扔下碗筷赶赴现场采访,并和救援人员一起投入营救。胡俊峰首先顺着被困群众的求救声,找到了一对被木板压住的父子,顺利帮助他们脱险。去年抗台报道中,浙江卫视7位一线女记者“抗台七姐妹”的形象震动人心;在今年台风到来前后,涌现了更多的“七姐妹”。

  浙江电台新闻台全台紧急动员,启动台风报道预案。为了使一线防台和救援信息更充盈、报道更全面,前方记者不断变换采访点,挖掘新闻线索。在灾区采访的几位记者这几天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饿了就靠随身带的面包充饥。记者王娴在去灾区采访途中,由于水位太高、水势猛,乘坐的采访车翻了。王娴从车里爬出来后,涉着齐腰深的水,一个人去救助点采访,给正在直播的节目发回了报道。台里领导得到消息后,考虑到她的安全,命令她立即退回最近的高地。台州市一位听众给电台打来电话:“我听着节目掉下了眼泪,真的感谢在抗台一线的记者,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走在最前线,真的不简单。你们辛苦了!”

  正是有了这样的一批记者,大量鲜活、生动、权威、感人的抗台报道得以迅速传播。

  8月11日的浙江日报以近3个整版的篇幅,报道国务院领导对浙江抗台的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组织部署百万群众提前转移,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还专门宣传防台抗台知识,增强群众自救意识。浙江卫视充分利用卫星连线、光缆连线、全球眼连线、电话连线等各种电视传播手段,临时增设12档直播节目,累积播出500分钟,创下该台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时间跨度最长、播报密度最高的纪录;仅台风登陆当天就有9档直播节目,播出新闻400多条。浙江电台新闻台推出12小时不间断直播节目“暴风无情、生命珍贵——直击桑美超强台风”,充分发挥了广播的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特点,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架设了开放的通道。(人民网杭州8月12日电)

人民网记者  江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