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父母无为乃大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04:01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郭韶明

  学生A的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事必躬亲。

  她总是为A制定各种成长方案,对A的许多方面都有一套完善的培养计划,特长训练、乐器考级、公共外语考试……设计孩子的热情持续高涨,方案与策略也不断更新。孩子稍

有不满就唠叨不断:“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

  学生B在竞选班干部的时候落选了。

  B的父母急了:谁不知道学生的地位有差别?如果孩子当上学生干部,不但有助于自信心的养成和能力的锻炼,各种机会也会增多。怎么办?贿选也要上!即使B觉得不光彩,为了不辜负父母的好意,还是要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称,这些都是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而选择的“为”。“如今,教育悲剧非常多的原因就是父母太‘有为’了。”

  他解释,这种“为”不是让孩子自然地“有所作为”,而是替孩子“为”。不管孩子的意愿、兴趣,也不管孩子是否有天赋,就逼迫孩子像奴隶一样走上了父母认为应该走的路。

  因此,面对许多人的诧异,孙云晓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父母无为乃大为。

  别让教育能量消耗在代际冲突中

  “在中国,教育的能量都消耗在代际冲突中去了。”孙云晓说,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都呈现一种病态。

  孙云晓把A的妈妈叫做“教育狂”。“教育狂”多见于知识型父母,以打造“精英型”孩子为己任,随时随地都能说出一番教育意义来。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对孩子成长的破坏和扭曲。

  孙云晓担心的是,教育这样一件本身很美好的事情,在强压的氛围下不仅变得毫无魅力,还会被扭曲得令人反感。

  B的父母被孙云晓称为“关怀强迫症”。这个观点由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周海宏提出,充分概括了那些在家庭、学校一切都为孩子包办的父母的行为。他们特别需要孩子依赖自己,总是向孩子提供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的关怀。

  拿B的例子来说,对失败的接受过程本身就是成长,孩子从中可能会认识到要达到目标还需要努力,或者调整自己的目标。而父母的干预则破坏了孩子真实的成长环境,孩子会认为,别人需要努力才能达到的目的,自己不需要奋斗就可以达到。

  这些父母以为,自己的亲历亲为能够为孩子“设计”好未来的每一步,殊不知,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非但没有成长,隐患却增加了:过于追求完美、抗挫折能力差、自信心缺乏、人际关系不和谐……

  许多神童都是人工高压制造

  孙云晓眼中的“无为”,并不是真正的不作为,“无为”实质上是不强为,不妄为,尊重孩子的天性,按照潜能特点去培养孩子。

  去年,10岁的辽宁孩子张火斤炀考上了大学,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有人请孙云晓给写张火斤炀的书作序,被他拒绝了。为什么?

  “10岁的孩子考上大学,有可能确有超常之处。但我认为,孩子一定牺牲了童年的快乐,把用来玩的时间去读书了。”

  这不是孙云晓所提倡的。在他看来,人的成长绝不只是知识的增加,而是人格的形成。“孩子可能聪明一点儿,潜质好一点儿,但这不等于他童年的需要只是学习。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学习,但没有一个孩子不需要玩耍。”

  还有一个湖南神童魏永康,母亲两三个月就教他认字,13岁考上大学,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到学校后,知识掌握了很多,自我管理能力却很差。连穿衣吃饭都需要教授提醒,甚至赤脚走路,最后被退学回家……

  “这些所谓神童,人工雕琢的痕迹太重,是父母当导演、当教练、当监工的结果,都是高压制造的神童。”孙云晓警示,儿童成长有自身的规律,给孩子规定这样那样的成长轨道,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

  他这样解读成功的标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而幸福就是把理想和潜能变为现实,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而父母的“强为”、“妄为”并不一定能实现孩子的愿望,很多时候倒是泯灭了孩子的理想,抹杀了孩子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孙云晓一贯主张,父母和教师的全部使命就在于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现”即是指发现他们的成长规律、潜能特点,“解放”即打破成长中的一些束缚、清规戒律,改变不良环境。

  “而相当多的父母却无视这些规律,让孩子强行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发展。”结果可能使孩子取得了一点点成功,却耗尽了他在其他方面的巨大潜力。

  没有止境的愿望让孩子无力无助

  不少父母的内心存在这样的逻辑性推理:“他行,你为什么不行?”“别人能考上北大、哈佛,你为什么不能?”这种貌似有理的话其实很没道理,因为每个孩子的智能结构和个性都是完全不同的,不可能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发展。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米纳,专门探讨儿童的内心世界。米纳认为,我们所有人在儿童时代,都得要具有特别的才干,才可以应付父母对我们的各种要求。

  而父母们的各种要求来自何处?来自其内心强烈的成就焦虑。因为在父母看来,如果不把孩子培养成为最优秀的人,就是父母的失职。孩子将来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很好”地升迁。

  有一对夫妇是高级知识分子。两人都来自农村,靠自己的奋斗留在了城市。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有所成就,可儿子太不争气,学习成绩总不能拔尖。夫妻俩忧心忡忡,于是决定动用自己的智慧替孩子补课。从此家变成了课堂,无论是晚间还是周末,两人都轮流值班。无奈软硬兼施,儿子还是原地踏步,还经常与父母起冲突。

  孙云晓认为,焦虑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父母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得焦虑、无力、无助、无望,其行为模式也会传达给孩子,使孩子也变得无力、无助,对自己没有信心。

  所以,他建议做家长的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对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都是很敏感的,有时父母口头上不对孩子提过高要求,但有些没有止境的“愿望”,孩子是一眼就看得出来的,他会在无形中变得焦虑。

  另外,“对孩子过分栽培”本身就是一种焦虑行为,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讲,孩子依然能够从中体会到焦虑的情绪。所以父母只需要帮助孩子成长,不要太过分地去栽培孩子。

  尊重孩子不是选择而是原则

  有些父母在为孩子作决定的时候犹豫不决:“是该尊重孩子还是不尊重?”孙云晓却说,尊重孩子“不是选择,而是原则”!

  几年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全国中小学生发展状况调查》,在“你认为作为现代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父母的回答是“责任”,学生的回答是“平等”。“可见,孩子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尊重。”

  孙云晓认为,孩子虽然是被监护的人,但他有发表意见的权利,比如愿意如何安排自己的兴趣与时间,而父母却通常无视孩子的意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另一项调查显示,52%的城市家庭让孩子学习各种特长,而且很多并不是孩子本身的愿望,只是父母的愿望。

  孙云晓提议,凡是与孩子有关的意见,可以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哪怕这种选择是错误的,父母也应该尊重。允许孩子付出一些代价,体验一些错误,对孩子的未来是有利的。

  “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家长应该有战略眼光,看到漫长的过程,而不要计较一时一事的得与失。”

  应该认识到,“无为”并不等于放弃对孩子的责任,它不是消极的概念,而是积极的概念,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科学的发展观”。无为是给孩子自由而广阔的空间,让他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能够做到无为,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