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漫画: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不想长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06: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日本漫画: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不想长大
日本漫画: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不想长大
▲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
日本漫画:我们永远是孩子,我们不想长大
大学教授为什么研究动漫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日本学术界,是什么时候开始介入动漫领域的呢?是什么让您有兴趣对这个界别展开研究?

  津坚:我想先谈谈日本的动画协会是怎样开始的。在10年前,有一部动画片叫《po

kemon》(中译为《宠物小精灵》),非常流行,到现在也还在播放。这个动画片非常受观众的欢迎,但是这个动画片也引起了一个事件,看了这部动画片的孩子们,其中很多人心情不好,以后人们才知道动画里白色和红色的光线频繁地在屏幕上闪烁,就是让孩子们之后情绪不好的原因。当时就有人认为不能让孩子们看这些动画片,但是因为没有研究动画方面的专家、没有这样的一个组织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于是就需要一些研究动画的专业人员组成一个团体,来应对这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这个动画协会成立之后,才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这个领域来。我原来的专业是生物学,是因为兴趣才介入到动画里来,做了一些有关这个方面的研究。(这应该是一种被动的介入吧,就是出现了社会事件以后,并非是业界自发地促成这样的协会……)是的,正是这样……

  记:现在日本动画是以动画师独立个体为主还是以公司集体创作的形式为主?

  津坚:日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个人制作动画片,还有就是以比较大规模的工作室方式。这两种类型的作用以及作品的风格也是完全不同的。不能说哪一种更好,但完全是动画制作者自己的选择。个人制作者因为精力、时间有限,所以制作的多是5~10分钟的短片,他们会尽量在这个时间里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喜欢制作大型动画片的工作者就会跟其他人一起合作,比如说宫崎骏,被称为非常具有个性的动漫大师,但是他其实更喜欢与人合作来制作动画片。

  记:要发展就要赚钱,现在日本动漫界是怎样构建这个商业运作的?

  津坚:其实通过制作一部动画能够赚到买一栋房子钱的工作者并不多。动画制作之前要进行预算,看看大概要花多少钱,投入主要是花在人工的费用上,因为需要很多人手去画,而钱就是靠玩具商的投入。这些商家制作动画片里的角色以及相关的引申产品,如果这个动画受欢迎,喜欢这个动画的孩子们就会去购买这些产品,这样的话资金就可以流动起来,这是一种基本的运作方式。

  细萱:跟动画比起来,漫画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在日本出版漫画的都是一些大型综合性的出版社,这些大出版社资金雄厚、机构健全,这也是日本一种比较独特的现象。这些大出版社每年出版很多漫画杂志,这些杂志针对的读者年龄层很宽泛,漫画家有很多连载漫画的机会。而且因为漫画产业比较稳定,所以对动画产业也是有力的支持。

  记:面对美国迪斯尼式的动漫作品,日本动漫界会感到威胁吗?

  细萱:就日本的漫画作品来说,在世界的影响力也是首屈一指的,应该影响不大。美国动画片大部分都是迪斯尼式的,虽然在世界上很受欢迎,但模式相对单一,日本就此而言与美国相比还是有不同。日本动漫原创的东西很多,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如果从资本和市场上来说,还是比不上美国。

  创作题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记:去年一部由日本漫画改编的电影《头文字D》在中国很火爆,你们知道这个漫画和这个电影吗?

  前田:知道,喜欢这个电影的人一定是对开车很感兴趣的年轻人吧。

  细萱:这个漫画的作者重野秀一非常擅长画年轻的男女主角,画得非常可爱,而且他自己就是一个车迷,所以可以把故事里的车都画得非常漂亮,他把自己的这几种技能结合在一起,就创作出《头文字D》这样一个畅销漫画。

  记:故事是他自己原创还是有一个专门的脚本创作团队呢?

  细萱:整个故事就是漫画家自己又画又写,但是有很多助手,帮他制作背景。

  记:中国有很多基本功很好的学生,但是他们往往欠缺想法。

  张:我们一些年轻的漫画作者有个误区,他们的画功没有问题,但很多作品只是一张独立的画而没有连续的故事,这还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漫画,它可能只是一张插画。而脚本从哪里来呢,应该是来自生活,很多日本漫画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漫画家身边。而我们很多年轻作者眼里关注的还是日本漫画,想学习别人,但是如果不从自己的生活中发掘题材,那可能永远只是一个爱好者,而不能成为优秀的漫画家。昨天几个教授聊天说到一个事情,他们第一次来中国感到最吃惊的就是吃的东西,味道好而且东西又多,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相信有关“吃”的话题非常有趣,把“吃”用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单是这样的作品就能体现广州的特色,因为“吃在广州”确是一个响亮的名头。而且这样题材的漫画和动画也可以和相关的产业链结合,打出一张文化牌。

  动漫更需要艺术大师

  张:说起国内的动漫行业,很多时候会谈到脚本的创作,但或许我们并不缺少脚本,我们也有很好的原创小说,情节吸引,让人欲罢不能。实际上除了脚本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如何把这些脚本转换成为好的动漫作品,如何把握好漫画的语言,说直白了就是镜头语言的运用,这是一个漫画家应该具有的本领。一个漫画家就是一个综合体,他必须是一个对脚本、表现手法、镜头运用都非常熟悉的人。他的个人感觉、经验或许就是促成一部好作品的重要因素。

  记:这就需要一个培养动漫作者的土壤,好的氛围才能带给他恰到好处的感觉和经验,才可能成就一个动漫大师。

  张:在动漫领域,确实需要这样的大师。在日本,手冢治虫和宫崎骏就是属于这样的人,他们不仅画得好,对镜头语言的运用也非常熟练。

  记:手冢治虫和宫崎骏在中国也几乎家喻户晓,他们的作品面对的观众并非只是儿童,所描画的其实是隐喻了一个成人的世界,如果没有一种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思考,一种深沉的悲悯情怀,我想他们的作品不会感动那么多人。

  细萱:漫画可以说是一种把画和文学故事结合起来的综合艺术,手冢治虫和宫崎骏的作品是能够把文学家或者哲学家所表达的一些主题,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都是这样优秀的漫画家。

  张:是这样的,但是艺术大师毕竟还是极少数,他们其实是带来了一种很好的效应,有这样的榜样,就会吸引大批的人进来这个圈子。

  日本漫画的少女情结

  记:现在流行lolita的热潮,在日本漫画里也有一种少女情结,您怎么看这种感觉?

  细萱:从日本漫画的历史来看,早期的作品里大多数主要针对的是男孩子,所以大家比较喜欢在作品里看到漂亮的女角色,漫画作品里的女角色都是永远年轻的, lolita这个形象其实已经被神化了。在欧美漫画里,刻画的多是成熟的女性形象,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和欧美的男性读者对漫画里女性形象的爱好有所不同。因此欧美作品的目的是让读者通过阅读不断成熟起来,长成大人;而日本的动漫作品是让读者以为自己永远都是孩子,不想长大,也可以说在日本文化里有这样一种感觉,所以日本男性的漫画读者对女高中生一类的年轻角色特别喜爱,他们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年龄段就是青春期。像宫崎骏做的动画片里,都有一个年轻的女主角,应该就是有一种少女的情结。另外来说,这种lolita热潮也不光是在日本,在很多国家都有人喜欢这种装扮,源流应该是从欧洲那边传过来的。

  作者有出版机会才能更好成长

  记:几位有没有读过中国漫画家的作品,相互之间有没有作过交流呢?

  细萱:5年前我曾经邀请亚洲各国的漫画家到日本来,当时从在北京出版社看过的漫画杂志中挑选了3个人,这三个年轻漫画家就是胡蓉、姚非拉和赵佳。胡蓉的画风非常接近日本的少女漫画,她的故事以中国的历史为舞台,所以非常具有中国的特色;姚非拉的作品非常有立体感,他是一个有才华的漫画家,能够把少男少女们所憧憬的世界表现出来;赵佳画的是科幻方面的题材,我甚至认为她的作品可以和手冢治虫的作品相匹敌,可以感觉到她有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果可以让她充分地表达自己以及有出版社或者杂志可以提供发表的机会,我相信她会有更好的作品出现。

  记:对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动漫行业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细萱:在中国其实有很多这方面的人才,漫画作为产业需要有出版社,这样才能提供发表的机会给年轻的漫画家。而且需要出版社之间和漫画家之间相互竞争,有竞争才有好的作品。要让产业成熟,仅仅依靠漫画家是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还需要有出版社的编辑,还有制造漫画引申产品的这些人参与进来,才可以慢慢得到发展。

  前田:是的,我在广州动漫节看到一些年轻作者的技术很好,但是他们需要好的故事和出版的机会。

  津坚:要让喜欢动漫的人可以去创作作品,包括从事漫画编辑一类的事情,还有相关产品的开发,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强项。

  前田庸生(以下简称前田) 日本京都精华大学教授(右图左1)

  津坚信之(以下简称津坚) 日本京都精华大学教授(右图左2)

  细萱敦(以下简称细萱) 日本漫画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工艺大学漫画学科准教授(右图左3)

  冈本明 日本株式会社寿限无社长(右图右1)

  张先生(以下简称张) 中国某动漫公司负责人

  在“广州(国际)动漫节2006暨动漫网游嘉年华”举办期间,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邀请了来自日本株式会社寿限无的三位动漫文化专家,专门举办了日本百年动漫博物馆珍贵馆藏的展览和相关讲座,在讲座的间隙,记者与他们就中国和日本动漫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宽泛的讨论,多样话题下激荡出来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对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本地动漫发展,未尝不是一面借鉴的镜子,特编辑如下以飨读者:

  本版文/图:本报记者 杨旭皓

  ▲手冢治虫作品《铁臂阿童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