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遗憾!超过三成“非遗”绝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09:0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刘泱周扬天宇

  【金陵晚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是靠人在传承。会唱会跳会做的人没了,这门手艺、或者是艺术形式也就不见了。记者获悉,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已经有超过三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绝迹。

  水印木刻错过首批“国遗”

  明代金陵“十竹斋”是中国水印木版画顶峰的象征,水印木刻画在古代,是文人雅士才能拥有的艺术品,非常珍贵。这是因为它制作工艺极其精湛,讲究绘、刻、印三者完美统一。对纸的湿度,上彩上水的分寸,以及印刷的轻重缓急等,都要求操作的人有悟“心裁”。

  据《门外偶录》一书记载,十竹斋的工人“十指皆工具也。指肉捺印有别指甲,指尖有别于拇指也。初版尤可见曰从指纹,岂不妙哉。”可惜,如今要找到这种“十指皆工具”的能人巧匠谈何容易!记者获悉,在上报首批国家级非遗的时候,省内很多专家都力举十竹斋的水印木刻,最后主要因为技术失传,竟与申报无缘。

  云锦会织不会唱成遗憾

  南京的云锦已经荣登国家首批非遗之列。云锦在古时候大都是给皇帝织龙袍用的,用孔雀羽毛、彩色丝线和真金等织造出来,工艺复杂,制作缓慢,两个工匠一天仅能织出40平方厘米左右的云锦,因此有“一寸云锦一寸金”的说法。现在,云锦工艺在南京得以发扬,还走向市场,但是其中也不乏遗憾。

  记者了解到,过去老织工为了配合默契,会一边织锦一边唱,两人嘴里曲子的节奏配合好了,手里的活也就配合好了。这就是“白局”。起初,织工唱的都是织锦的工艺,后来慢慢演变成生活化的内容,一些曲目也逐渐从生产中剥离出来。所以,原汁原味的工艺白局,自云锦研究所老一辈技师去世后就无人会唱。

  超过三成“非遗”绝迹

  “若不是面临绝境,也就不需要我们称之为遗产”。南京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心主任王露明告诉记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既迫在眉睫,也需要看到其移风易俗面临消失的必然性。

  高淳、溧水是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较为丰富的地区,但同时,其消失的速度也最快。最大的问题就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相当一部分农民离开了乡村。身在城市的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现代文明的影响,这样一来,传统观点看来非常重要的祭祀、庆典、祈祷、娱乐活动,在不少人看来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些与之相关的古老技艺也没有了传人。据有关部门调查,南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种类原有100多种,至今只剩40多种。

  王露明说,一部分文化习俗因为脱离了合适的背景,已经孤立了,但只要符合了审美以及人们对历史、对传统的认知,就应该保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工作要做,对每个市民来说,哪怕是用笔、纸或磁带记录下这些随时可能消失的文化,都是对非遗最实在的保护。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