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给人口发展一个政策出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16:02 正义网

  前些年还在担忧人口增长过快的中国如今已预见到老龄化社会的来势汹汹,讨论人口政策调整的学界声音正在浮出水面。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日前在北京《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且无结论的

话题。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理论认为,人口规模过大和人口增长率过快是发展中国家陷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可眼下的问题是,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中国开始面临快速老龄化的威胁。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报告说,中国老龄化速度已逼近世界之最。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顾宝昌接受记者采访时预测,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人口将达到零增长,此后将进入负增长阶段。未来中国人口政策将面临两难选择:放松人口控制会使人口增长出现反弹,继续控制人口将会加剧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和速度。

  马克思在1853年所写的《强迫移民》中,论述了历史上和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迁移问题,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迁移“正是生产力的增长要求减少人口,借助于饥饿或移民来消除过剩的人口。现在,不是人口压迫生产力,而是生产力压迫人口。”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重视生育的数量控制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现如今的人口负增长就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既然现在生产力压迫人口,政府就应该改变粗放式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停止计划生育并鼓励生育,提高生育意愿,以缓解生产力对人口的压迫。郎咸平教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澄清了当前我国社会对人口问题的认识误区。英国人不理会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法国人却采纳了,结果导致法国远远落后于英国。中国现在的经济情况与欧洲18世纪对比,中国正重演西方悲剧。中国的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非人口增长所致。也就是说,在现实问题中,既存在增长性的人口问题,也存在着制度性的人口问题。

  科学的发展观需要科学的人口观。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必须追随国际人口和发展的潮流体现出对以人为本原则的尊重,处理好未来时期人口和发展的各种关系,这是大势所趋。而新的科学人口观首先要完成认识上的转变,就是从“人口增长的视野”转变为“人口发展的视野”。具体来说,就是不仅要重视生育行为的控制,更要重视生育目标、过程和结果的优化,重视人口的未来发展和整体发展。

  生育率并不是越低越好,任何事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难免会违背当初的美好设想。不可否认,计划生育对人口的总量减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对人口的结构有很大的损害。实现由人口数量强制性调节向自觉性调节的转变,应是政策制订者追求的理想状态。人口政策的调整是一项综合工程,牵扯人口素质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城市与农村人口发展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

  人口政策,应高度关注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目前中国人口数量压力已相对减轻,但人口老化、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却开始浮现,“未富先老”将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命题。《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认为,逐渐放宽生育控制政策可避免人为加剧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和“未富先老”的进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因此从现在起,对人口发展政策要有新的战略思考,不仅要考虑控制生育率,更要在实践中注重人口的结构和素质协调,以及如何解决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作者: 郭立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