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浙商 莫放过“蝇头小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5:52 重庆时报

  浙江,人多地少是个资源小省,按常理推断不会成为经济强省。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靠着“农民进城”、“洗脚上田”,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进展成为了全国学习的楷模。有人说,研究“浙江模式”就得从勤劳的浙商和独特的浙商精神谈起。

  不以利小而不为

  在浙江,温州的纽扣、宁波慈溪的打火机,盈利几分钱甚至一分一厘,浙江人也非常乐意做。“虽然一根吸管的售价一分不到,但我们公司年销售额却近1个亿,三年内将达到2~3亿。”义乌某吸管企业负责人说。

  在重庆,真正做大的民营企业却是一般人不能轻易涉足的汽摩产业。

  浙江人做生意不以利小而不为,用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祖新处长的话说,“往往是不起眼的东西,人人都可以轻易上手,不需要过多资金、人才的投入,虽然利薄一点,等上了规模,还怕无利可图吗?”

  曾有媒体报道,一次某商店搞促销,许多人为领一杯酸奶挤掉了手上戴的几百元的手表和更贵的戒指。这种行为,连浙江人自己也说是小家子气。而这正是浙江人骨子里的趋利意识,只要能通过合法渠道获得财富,哪怕一分一厘也要去争取。

  人人争着当老板

  “浙江人在你厂里最多只能打一两年工,等偷学成功,他们便自立门户,一点都不安分。”这是对浙江人的普遍评价。而在重庆,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有些人打一辈子工,最多也就混个流水线上的拉长。

  采访重庆民营企业时,谈到浙商,他们第一句话就是,“爱冒险,像二十出头的小伙,不知天高地厚。”我们守得过度,就缺那点不安分的精神。

  追求财富永不满足

  在重庆许多地方,一方面是经济欠发达,一方面人们生活还是显得比较悠闲自在,大街小巷不绝于耳的麻将声、遍地开花的茶楼是最好的注脚。只要生活过得去,便会生出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的心态。

  而在浙江,特别是温州、宁波一带的人,对财富的追求是永不满足,他们中许多人早已不愁生活,但照样非常勤奋地日夜劳作,不图享受。武隆县人民政府驻义乌办事处徐主任告诉记者:“你别小看那些开货车的,说不定人家少说也有百万家产。”

  有人说,浙江人生下来就是当老板的,我们不信。浙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老板,浙江的经济之所以全国领先,一定有“玄机”,“重庆媒体沿海行”的目的,正是要去破解这样的“玄机”。

  当前,重庆迎来了发展民营经济前所未有的好时期,作为时代弄潮儿的重庆人,何不学学浙江人,勇敢地去创造财富。

  民营企业家掠影

  绣花针创出亿万资产盖别墅“白”送村民

  

学浙商 莫放过“蝇头小利”(图)

  苏州梦兰集团董事长钱月宝本报记者罗薛梅摄

  身家数十亿,仅靠8根绣花针起家,钱月宝心细;年过半百,却用当年绣花的手做起了“中国芯”,钱月宝胆大。而这位苏州梦兰集团的董事长,令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在自己富裕后,她并没有忘记乡亲。

  漫步在梦兰村,我们看到家家户户都是280平方米以上的独栋别墅,这样的别墅市价在120万元左右,但钱月保只是象征性地向每户人家收取了五六万元;村里的老人每年会定时领取七八千的养老金;90%以上的家庭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80%的村民在企业上班、人均年收入过2万元;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5亿元……至今,梦兰集团已经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反哺农业,加快村里的环境和农村保险体系建设。而钱月宝自己,衣着朴实、身家上亿却还用着几百元的旧手机。

  重庆崽儿苏州开餐馆连锁经营资产两亿元

  在采访中,除了当地的民营企业家,记者们也想方设法,从“地主”们口中套出咱重庆人在外创业的故事,一来可以加深“地主”们对渝商的印象,二来可以鼓舞后方的重庆人。

  谭永,这个地道的重庆崽儿,苏州渝菜连锁店的老板,“资产才2个亿左右”。

  1997年,谭永在苏州创立“川富楼”,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在苏州、江阴、扬州、杭州等城市开了数十家店,仅苏州城内就开了4家。

  与谭永一起在苏州搞餐饮的还有一家“要德火锅”,也是重庆人开的。谭永说,“要德”现在已经开了50余家分店,总资产也在1.5亿元左右。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罗薛梅采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