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奇缺国际经贸风险管理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8:32 法制日报

  【法务视点】

  本报记者 陈晶晶

  教了这么多年国际经贸,边永民老师一直忘不了珠海的那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每每在教学中引用这家公司的案例,边老师自己也禁不住为它唏嘘不已。

  这家设计Mp3芯片的公司在成立之初的三四年里,销售额几乎以每年5倍的速度增长,很快就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但它犯了高科技企业的一个致命错误:忽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久前美国同类企业在美国对其提出337调查时,公司上下竟找不出一个了解337调查的人,最后匆忙应战铩羽而归,迅速结束了自己的辉煌业绩。

  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系主任,边永民曾到珠海实地参观这家公司。“业绩爆发后它却依然还保留着初创时的朴实和简陋,公司组织和人员意识等都仍像一个几十万元营业额的小公司。”边永民说,“风险意识的极度淡漠,为它短暂兴旺的终结埋下了祸根。”

  国际贸易每走一步都可能“吃亏上当”

  入世四年多来,我国已经遭遇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形式的贸易摩擦诉讼,涉案金额达6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共有约2万家外贸企业。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002年以来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142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3.2%,比“九五”期末的2000年增长了2倍。全年出口额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增速因国内宏观调控效果初显而明显放缓,但仍增长了17.6%,全年进口额达6601.2亿美元。

  今年4月26日,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6年春季)》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进出口总额达到3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又增长了25.8%。报告预计,2006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6000亿美元,增长速度有望超过15%。

  “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增加必然同时伴随着贸易摩擦数量的增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晓利接受采访时说,“入世四年多来,我国已经遭遇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形式的贸易摩擦诉讼,涉案金额达65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

  张晓利副会长提醒说,虽然表面上65亿美元的金额占我国的贸易总量比重很小,但对于每一家涉案的国内企业来说,一场国际贸易摩擦诉讼就可能是一个企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副主任黄文俊曾代理过众多有影响的贸易摩擦案件,他表示,尽管现在大家对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方式有些耳熟能详了,提起国际经贸风险就联想到这些案例,但国际经贸风险却绝不仅限于此,从最初的贸易合同,到货物买卖过程中的保险、运输、支付结算、检验检疫等,再到投资、税收、知识产权保护、垄断等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可能出现问题,用“步步小心”来形容国际经贸中的风险防范丝毫不为过。

  “树大招风”国际经贸风险升级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外贸领域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合同领域,包括合同欺诈、信用证欺诈等;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各种贸易救济风险开始逐步增加,即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等;而进入本世纪后,风险开始在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等领域出现。

  7月20日,中集集团宣布,根据其与荷兰博格对欧盟就这项收购交易的审查进程的判断,双方决定终止该交易。已拥有全球集装箱制造市场60%份额的巨无霸中集集团,此次欧洲收购之旅宣告失败。

  荷兰博格工业公司是欧洲主流的陆路运输装备、罐式集装箱和专用静态储罐的领先供应商之一。今年2月7日,中集与荷兰博格草签协议,通过与博格的两家股东共同组建的新公司以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收购博格。

  但今年3月起,欧盟反垄断机构开始对该交易展开反垄断调查。欧盟委员会表示,中集集团的收购计划可能造成集装箱领域的垄断,目前市场上只有一家小型的竞争者,而且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表明它能够及时、有效地发展起来,并成为中集集团有力的竞争者。这引发了欧洲集装箱市场普遍的反垄断忧虑。

  “中集的案例非常典型,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外企业在国际经贸领域争夺的档次和平台逐渐提升,类似于反垄断这样以前中国企业几乎没接触过的风险已经开始出现,并最终导致了企业原计划的失败。”黄文俊律师分析说。

  边永民认为,这个轨迹与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密切相关,我国在国际经贸舞台上的影响在增强,其他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监测和制约也随之增强。从事国际经贸的企业和个人可能遭遇各种商业风险、违约风险和政治风险。但不同类别的企业经常要考虑的风险种类应有不同,某些风险具有明显的地域或国别性质,比如政治风险,发生的几率要结合具体的交易进行分析。

  中国亟需国际经贸风险管理“专才”

  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的培训认证工作,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与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联合开展。强调务实操作、实战技巧,是这项培训的最大特色。

  张晓利副会长介绍说,从他接触了解的那么多外贸企业来看,目前企业面对国际经贸风险的态度已经有了一个根本变化,即从最开始“一味地躲”到现在可以“审时度势地应对”。

  “企业正在走向理性,如果重要市场将受风险影响,他们会舍得花钱找专业人员帮助积极应对风险。”张晓利说,“但是精通国际经贸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太少了,国内十几万律师中能熟练使用英语,直接与外国人谈判的甚至还不足百人。常有企业跟我说愿意花年薪几十万聘请这样的人才却找不到。”

  目前他正在领导一项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的培训认证工作,由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与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联合开展。8月12日,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地方考试/培训中心设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我们计划组织一流的专家队伍,并编写专门针对国际经贸风险管理的教材,通过运作灵活、规范高效的全国培训网络,满足国内这方面专业人才的迫切市场需求,以解企业燃眉之急。”张晓利说。

  担任此项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的边永民表示,如果企业的开拓者是一个踩油门的人,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则是一个知道该在哪儿踩刹车的人。风险管理师(员)首先应有风险意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预测能力、风险监测能力以及风险处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建设将是培训的重点。

  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WTO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邵景春教授则强调说,国际经贸风险领域总有些很时髦的东西,比如曾经的反倾销、现在的337调查和反垄断等,但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的培训更看重这些时髦背后的实战技巧。

  ■相关链接

  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培训项目:

  本项目由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函授中心与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联合举办。

  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招生对象为法律服务人员、外贸企业管理人员,设国际贸易法律与实务、国际经济法律与实务两门课程;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员招生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有志从事经贸风险管理工作人员、准备从事律师工作的人员,设国际贸易法律与实务一门课程。

  目前两门课程的考试大纲与习题集正在编辑中,预计今年9月出版。

  今年9月中旬,各地方考试/培训中心推荐师资到北京参加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师资培训,被推荐人需高级讲师以上职称,具备专业背景。获得师资证书后的教师方可在各地从事教学工作。

  今年11月底,各地方考试/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国际经贸风险管理师(员)考试。今后每年统一组织两次全国通考,时间分别为4月初及11月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