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大挖来世界顶级科学家建研究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9:30 南方日报

  中大挖来世界顶级科学家建研究所

  威尔森任中大疫苗研究所所长,领衔研制SARS艾滋病疫苗获重大突破

  上周五,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在中山三院举行了揭幕仪式,该研究所是由中山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组建,并由国际著名基因疫苗专家詹姆斯·威尔森担任所长。这

是广东省第一个疫苗研发基地,将对登革热、艾滋病、SARS、禽流感、丙型肝炎等疾病的疫苗进行研制。目前已经完成了SARS疫苗临床试验前的所有工作,另外艾滋病疫苗在老鼠等动物试验中也获得成功。此消息世界科学界为之震动。

  据说,此次中美两地大学的合作不仅得到了美国国会、国防部、商务部以及中国教育部、科技部、药监局的支持,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也作出了很大努力。

  洋教授威尔森

  广州繁荣美景打消疑虑

  “基因疫苗是全球医学领域的最新技术,用它来研制现在带来威胁着人们生命健康的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登革热病毒等疫苗,可能获得突破。科学研究是很难的,我们通过任何我们能够做到的努力去建立这个事业。”威尔森教授在仪式上说。

  据威尔森教授回忆,他和中大校长黄达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美国。当时,威尔森为了迎接黄校长,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欢迎中山大学黄校长”的字样,黄校长看着就奇怪,“印象中老外好像不大用这种中国特有的欢迎形式。”

  威尔森教授在他的实验室里向黄达人校长介绍基因治疗和基因疫苗的科研进展时,黄达人说:“太专业的医学术语我听不懂,我的专业学数学的,请您告诉我需要多少钱?”

  威尔森教授回答说,对艾滋病和SARS基因疫苗进行临床试验,需要资金人民币2000万元,如果成功了,还能够吸引其他科研赞助的融资。

  黄校长表示,2000万元的资金校内部分由大学和中山三院承担,校外部分向省政府、市政府申请,平均每方需要500万元,“这事能办成!”

  当时,威尔森还没来过中国,他原来还担心“中国旅馆连淋浴都没有”。2005年5月,他疑虑重重地来到中国,广州的繁荣美景让他打消了一切疑虑。

  中大校长黄达人

  别忙着感谢,有成果再说

  黄达人则回忆,初次与威尔森见面时,威尔森教授亲自陪同他走完参观路程。黄校长为此十分感慨。所以他从这一点有一个体会,就是大家都说加强沟通、了解,说空话是没用的,其实一起办事就是加强沟通、了解是彼此建立信任最好的方式。

  黄达人还介绍,这次合作,在美国是经过了国会、国防部、商务部等重要部门的批准。到了中国以后,威尔森教授在北京见过中国的药监局的官员,还取得了教育部、科技部大力的支持,“真正开展合作很不容易,所以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的成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仪式上,黄校长强调,研究所的成立,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这个研究所聘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教授,搞得好不好,还要看威尔森教授、宾大、中大特别是中山三院的努力。

  黄校长笑着说,威尔森教授讲话时说到一连串的感谢,有点像“奥斯卡”颁奖典礼,“其实也没必要,等到我们取得成果的时候再来感谢很多的人,那时候会更有意义。”

  合作进展

  洋教授笃信“中国速度”

  据悉,与中山大学合作前,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艾滋病、非典等基因疫苗研制上已经投入了7年的时间,花费近5000万美元,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愿意与中山大学进行合作?

  威尔森教授说,首先是得到了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的支持,获得了很强的信心;中山大学拥有代表中国科研最高水平的医学院,中山三院在传染病方面有很高的学术地位,这些因素有助于基因疫苗临床试验的加快开展,所以有信心在短时期内取得突破。

  威尔森教授还说:“宾大有领导担心我在中国的研究不能顺利开展,我告诉他,临床试验将如期开展,因为这是中国的速度!”

  据悉,威尔森教授将把相当大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的建立、运行与发展,同时保持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及基因治疗部主任的职称。

  威尔森教授一年将有至少四次到广州工作,每次工作大约一周,此外,他每周将以电话和录像会议的方式与研究所的科研和管理人员开一次会,并将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方式与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联络。

  人物简介

  威尔森:

  国际基因疫苗带头人

  300多精英为他干活

  詹姆斯·威尔森,1984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及理学博士学位,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及疫苗制备的研究工作。威尔森教授现在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荣誉教授,以及医学部遗传学基因治疗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他在各类高级杂志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编写了60多篇综述及论著,并担任美国基因治疗协会的副会长,是基因治疗及基因疫苗方面世界公认的带头人。据称他的实验室“在最高峰时有300多名全球各地的高级科研人员为他干活”,其学术地位可见一斑。

  家人:

  全部热衷于中国文化

  小女儿会说中文“小妹妹”

  仪式上,威尔森教授还当场介绍了夫人、儿子和女儿给大家认识,“能让家人一起见证这个生命中重要的时刻非常高兴。”自从威尔森决定与中国展开合作后,他和家人便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威尔森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已经学习中文1年。其中15岁的三儿子的中文名叫“魏明”,穿着西服参加了中大疫苗研究所揭幕仪式。同时出席的还有小女儿,她刚来广州几天便爱上了广州的美食,每次饭后必“打包”,她还学会了一句中文。黄校长好奇地问是什么,她忸怩地说:“小妹妹”。

  本栏撰文:本报记者张蜀梅实习生李智茜通讯员徐平鸽

  图:

  中山大学疫苗研究所上周五揭幕。图为威尔森(右一)带领人们参观实验室。

  许健张蜀梅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