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商海弄潮 十年打造车市“晴雨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13:04 法制晚报

  

商海弄潮十年打造车市“晴雨表”

  10年前刚开张时的亚市

  

商海弄潮十年打造车市“晴雨表”

  搬迁前夕的亚市摄/匡林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自1995年开业至今 称雄北京车市 经历三次购车浪潮 销售量增长4倍

  商海弄潮 十年打造车市“晴雨表”

  经销商最多的时候达到190户 辉煌时 销售员每月能赚10万元 “精英级”车贩子存款达到8位数

  成立于1995年12月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它位于北京北部地区的南北主干道上,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毗邻。在过去的十年里,亚市有着中国车市“晴雨表”之称。

  经过十年发展,目前亚市每年交易汽车6万余辆,交易额约100多亿元。每年销售轿车量占北京市年新增轿车总量的40%至45%;进口轿车交易量占全国轿车进口总量的1/5。

  抢先机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亚市成立之初,北京市能够称得上竞争对手的汽车市场还没有。回忆起从前的辉煌,曾经看着市场创办的老员工对记者说:“最关键的是亚市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北京市私人购车刚刚起步,这么多人要买车,需求量摆着。亚市只不过提前于其他人做好了建市场的准备工作,机会来了,亚市抓住了。”

  “当然,亚运村的地利也帮了市场大忙。实际上,后来很多兄弟市场也看到了商机,但是始终没能有人盖过亚市的风头。”谈及两三年前最辉煌的时候,亚市人你一言我一语,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主要是老百姓认可市场,买车看车都要来这里看看。人气的因素很关键。”

  最终,大家都认为老亚市能有今天这样汽车市场“风向标”的地位,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没有人在为这一切刻意做什么,大家都是在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十年内

  历经三次购车浪潮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介绍说,创办之初,亚市有经销商60家。1998年最火的时候,发展到了190户。现阶段,经历了兼并、组合、淘汰,整合到160户左右。

  苏晖表示,亚市的这十年正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最快的十年,市场也经历了几次大的抢购浪潮。第一个浪潮是1998年,当时,汽车开始进入家庭,亚市一天能卖五六百辆车。

  第二次浪潮是2000年,当时化油器车改成电喷车,亚市经历了一轮抢购风潮。有时候一天夏利车就有1000辆的销量。整个大厅都是买车的人,给夏利展厅配备的保安就有10到20人。

  第三次浪潮是2005年年底,北京欧Ⅱ标准改欧Ⅲ标准前,欧Ⅱ车降价甩货,务实的消费者开始抢购。

  对于今后的发展,苏晖表示,将来的汽车市场要做文化、娱乐、消费三合一,要将买车做成一件愉快的事。

  辉煌时

  销售员每月赚10万

  周昕师傅卖的主要是进口高档车。在亚运村市场里,像他这样的销售人员至少有百余人。他们不同于一般零散的车虫,准确地讲是正规驻场经销店的销售员。

  在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井喷时期,车市全面飘红。“那时候,只要勤快点、嘴甜点,肯定能卖出去车。”据他说,当时的亚市高档车很好卖,北京周边的人都到亚市来买车。

  车卖得好,报酬自然也多。销售员可以拿提成。“我们主要卖奥迪A8、宝马等高档车,一般来说,每辆车能赚1万多元,每个月能卖出去十几辆车。”

  而作为中瑞辰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卢伟谈起在亚市最辉煌的日子异常兴奋,“我现在闭着眼睛都记得,2003年的9月11日,我们一天就卖了44辆车,当月卖了480辆,创下了奇瑞经销商当月当日的销售纪录。”

  车贩子

  “精英级”存款达8位数

  老亚市里的车贩子,人数之多,口舌之能,可谓车市一景。

  但聊起现在的车贩子,老员工们不屑一顾地摆摆手说:“现在这些算什么啊。亚市这些年正经成就了一批车贩子呢!”老李掰着手指边数边告诉记者,“据我知道的,他们中最厉害的人,已经有8位数的存款了!”

  据说,最早跟着亚市卖车也成就了几个千万级的富翁以及几十个百万级的富翁。如今这些人早不再以卖车为生,他们有自己的新公司、新事业,但多数人还是会在亚市这个当年起家的地方留下一个“门脸”,继续着销车买卖。只不过店已不是当年的店、人已不是当年的人、车也不是当年的车了。

  人物写真

  搬家了

  车虫心里没着落

  赵永亮是亚市里的一个普通车虫。这位皮肤黝黑的东北小伙子,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哥,看什么车呀,我给您报个价。”

  在亚运村汽车市场最火的时候,像他这样的车虫有数百人之多。

  采访开始前,记者看到赵永亮正在费力地向看车人推销一汽大众速腾。但是,在看车人连连摇头和怀疑的眼神下,小赵只能悻悻作罢。用他的话说:“自己也数不清每天要和多少人套瓷、推销。”

  小赵对媒体并不友好。“就是因为媒体总报道车虫坑蒙消费者,现在生意才这么难做。”他愤愤不平地抱怨说,“车虫也是人,既不偷也不抢,全靠嘴勤、腿勤吃饭。”说这话时,正午耀眼的阳光照在他脸上,让他那张黝黑的脸显得更沧桑。

  入行才1年多的小赵觉得生意没有想象的好做。在刚开始的两个月里,他几乎就没有开过张。后来还是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才勉强做成了一笔生意。目前,小赵每个月的收入2500元左右。“就在这个市场里,做得好的每个月能赚几万元钱。特别是刚开始那批人,有些已经成了百万富翁。”小赵话语里透着羡慕。

  提起亚市的搬家,讲得眉飞色舞的小赵眼神突然暗淡下来,无奈地表示不愿意多想这件事,“先去新亚市那边看看,如果不好做就改行。”小赵的话,无奈中带着些许伤感。

  聊聊搬家

  就业

  老员工闭口不谈“搬家”

  据亚市老员工李师傅(化名)告诉记者,亚市从1995年年底创办至今,刚好十年半多的时间,目前市场还剩下100多人。这些人当中,在亚市工作8年以上的老员工占了八成以上。

  “搬家”是亚市老员工们最不愿谈及的话题。采访约在下班之后,几个老员工凑在一起聊东扯西,但一提“搬家”,谁也不说话了。

  “市场搬了,我们也面临着新的选择。”李师傅首先打破了沉静,“我在亚市干了10年了,这儿就像我的家。现在家要搬到那么远的地方,我年纪也大了,是不是跟过去还要仔细考虑考虑。”

  “是啊,我在亚市也有8年了,为了亚市,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搬到那么远的地方,每天上下班路上就要耽误四五个小时。”另一位老员工表示。

  担忧

  “家”搬远了人气还在吗

  “你会跑那么远买车去吗?”

  “买车是大事,跑一趟不行,起码要两三趟!”

  老亚市的经销商和员工对未来的新市场表示了担忧。中国人做生意最讲“人气”。新亚市位置远,市民不熟悉,能不能维持住老亚市的人气,是最令人担忧的。

  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从2004年以后,车市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也越来越难卖。现在每个月能卖出两三辆车就不错了,每辆车也就赚几千元。公司的业务员已经从原来的十几人,缩减到4个人。“亚市搬家后,对生意的影响可能更大”。

  “一想到要搬家,我心里就觉得没有底。”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由于亚市搬家,很多在亚市里面卖车的都改行了。

  信心

  憋着劲准备大干一场

  也有一些经销商和员工对“搬家”信心十足。

  “从长远看,新市场肯定会成功,关键看初期市场能否扛得住,现在很多市场的投资初期就是为了投机,没有长远的打算和资金实力,而亚市全部是自有资金,有长期经营的实力,不会是短期行为,这一点对商家很重要。”一位经销商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已经在新亚市租好了办公室,并且准备和亚市一起搬过去。

  与老员工相比,新员工们要乐观得多。据说有人在天通苑买了房子,上下班走着去只要十几分钟。新市场新人新气象,憋着劲儿要大干一场的人也不在少数。

  “以后去了新亚市,有正规展厅,条件就会更好。”一位员工说。当然,新亚市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元气、站住脚,这是大家心里都明白的。

  本版撰文/记者 李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