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潇湘晨报:“后悔上大学”和先赋性制度安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14:25 四川新闻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8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后悔上大学”成为不少公众的心态,让人感到吃惊,但是当问到仍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时,不少人仍然会选择上大学,真可谓“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这种尴尬,这种无奈,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没有学到东西,但从深层次上看,笔者以为,与没

有学到东西关系不大,关键在于上大学没有帮助他们实现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梦想,没有帮助他们实现地位和利益、名望的获得。而还会选择上大学,实质上还在于希望教育实现自身向上流动的梦想,因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是个人实现社会流动的阶梯,是社会分层和流动的重要指标。

  “后悔上大学”表明公众对大学的期待越来越功利化,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全面。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程度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征,并且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有着日益重要的联系,在这种状态下,想让公众拒绝对教育的功利化期待,本身就是对教育作用的抹杀,也是对个体理性的无视。“后悔上大学”给了我们一个信号,高等教育在当下正在失去阶层之间相互流动、交流的功能,正在失去调节社会下层向上流动的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个危险的信号。

  笔者以为,“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的尴尬,与社会的先赋性制度安排有关。比如,户籍、权力、组织资源、单位制仍然影响着公众职业地位、社会地位的取得,可以说,一些具有先赋性作用的制度安排尚未退出当下社会,在市场化过程中,那些掌握了丰富组织资源的人利用其优势,把它转化为社会关系优势,在社会流动中处于优势位置,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在社会分层和流动中作用的发挥。这样,就使得我国社会流动机制的变迁过程十分复杂,在某些合理化的表象之下潜藏着不合理的因素,影响着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阻碍出身下层的公众向上流动。这是社会断裂的另一种信号。当一个社会无法做到有效的社会流动,这个社会就进入了一个断裂的社会。

  任何社会,阶层差别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有更多的人都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就会充分发挥出促进社会流动的积极作用。即便是社会地位不利者,获得教育并且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状况,改变原先的社会地位。“上大学后悔四年,不上大学后悔一辈子”,或许正是那些社会地位不利者的心声。期待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期待公众尤其是下层公众实现向上流动的梦想。只有处于地位较低阶层的社会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梦想,这样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社会。而这需要消除那些先赋性的制度安排,让后天性因素取代先天性因素成为个体实现流动的重要元素。

  [作者:朱四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