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图:搬入新馆后将改革借读制度(“图书馆该借几本书”民意争议之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1:49 江南时报

  昨日,本报民意版报道了苏州市图书馆规定一证一次只能借一本书后,在市民中引起了较大争议。南京图书馆是否也有这样类似的问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访了南京图书馆有关管理人员和部分读者。

  记者登录南京图书馆的主页后发现,该馆对外办理的借书证主要分A、B、C、D、E、F六种类型,其中借得最多的是A类,属于集体证,可以借中文书刊7册,外文书、外

文书刊3册,共计10册,押金1000元人民币。借得最少的是E类,属于个人证,可以借中文、中文书刊共计2册,押金100元人民币。

  “目前的读者中,拥有C类个人证的最多,可以借外借一室、二室中文图书各2册,中文书刊1册,共计5册,押金200元人民币。”南京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主任王霞告诉本报记者,她还透露,“这种多类型的模式不久将被打破,南图搬家到新馆后,我们主要实行两种类型的新证。”

  据悉,南京图书馆新馆开放后,借书证将简化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普通证,普通证相当于原来的C证,押金也统一为100元;另一种为参考证,参考证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多地借阅外文书籍。

  王霞主任还介绍说,“考虑到特殊读者的需求,图书馆也培养一些重点读者,并定期把这些重点读者的研究成果编集、汇总”。

  不少图书馆经常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借出书籍的数量与在馆可供阅读书籍的数量此起彼伏,限于客观原因难以兼顾。对此,王主任自豪地说:“在南图,典藏室、阅览室和外借室都是独立的,我们一本书不可能只买一本,不会出现借阅的地方有,阅览的地方没有,并且我们对每本书都进行了典藏。所以,与借阅之间发生冲突的几率不大。”

  本报记者采访时,东大的一位退休教师提出质疑,“我认为新华书店对于市民的作用要远大于图书馆。”王霞对这一质疑的理解是:“新华书店与图书馆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盈利机构,一个是非盈利机构。”她分析说市民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原因是“新华书店提供的书籍是最新的,同类书籍也是最全的,在新华书店能够很好地把握新书的动态”。但是,“在对读者自身的学习、提高和研究方面的作用上,无论如何都远不及图书馆的”。

  本报记者采访时获悉,南京图书馆作为全国第三大馆,现有藏书700万册,并有电子图书10万册。读者总数10万余人,流动人数2万余人。

  “馆藏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在图书馆门口,小耿拿着几本借来的书匆匆忙忙从楼上下来,他介绍说,“我去年刚从南大毕业,学的是城市规划专业。毕业后学校的图书馆就不对我们开放了,我现在在一家规划公司工作,有时要查一些资料,南京图书馆就成了我的首选。”

  “我办的是E证,押金100元,每次可以借两本书,对我来说这就够用了。”小耿一般一个月要来两次,主要是借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书籍,偶尔也借一点文学书籍。

  说起馆藏,小耿眼睛一亮,“这里的藏书就各类专业书而言,和南大图书馆可能不能比,特别是我们城市资源系资料室里资料是最全的,但是南图的藏书还是很不错,基本上我需要的书这里都能找到。”

  小耿也坦言:“现在南京图书馆的图书利用率不是很高,前来看书的人很少,没有我想像中的那么多。”

  他认为原因有三,老馆设备陈旧,环境略差;普通老百姓也能在家上网,并且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不一定非要来图书馆看书;可能由于马上要搬去新馆了,部分书籍和场所暂停对外开放。

  尽管如此,小耿还是对南图的前景充满乐观:“我想到了新馆后,图书的利用率会相当高的,因为到时肯定会有更多新书,环境和设备也会进一步改善,到时去看书和借书的人也会更多。其实我觉得人们还是挺乐意去图书馆的,因为受那里的气氛影响,读书的效率会很高的。”

□本报记者 高明勇 实习记者 李 鹏 陶浩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