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死了庄稼,不能渴死人(图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1:53 重庆晚报 | ||
李万喜将自家水井让出来供邻近缺水村民无偿使用 江津市98万人受灾,21万人饮水困难,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连晴高温,江津市遭遇50年不遇的旱灾,全市98万人受灾,21万人饮水困难,66467公顷农作物受灾,家禽因高温干旱死亡的数量超过了8万只。 “渴死了动物,干死了庄稼,但决不能渴死人!”因为实在没水了,一位副镇长看着今年、明年的种子都无水可救时,发出了如此斩钉截铁的“死命令”。 昨日,本报记者赶赴江津多个乡镇,目击了灾区人们的抗旱生活。 我家有水大家免费取 李万喜是云阳移民,4年前落户吴滩镇郎家村8社时,镇政府为他免费打了一口水井。如今,这口井成了周边十余户村民的“救命井”——当地三四十口人20多天的饮水,全靠了它。 昨中午,记者来到李万喜家时,陈世权、唐万三等村民正来他家接水。村民说,逢此干旱,当地几十年历史的老水井已经枯竭了,村民们全靠这口“新井”才有水可喝。村民来打水,李万喜一分钱也没收。 据邻居说,4天前,因为当地电压低,村民们排队接水又多,李万喜一直开着抽水泵勉强作业供水。结果,水泵竟被烧坏了,李万喜二话没说,自掏腰包30多元钱,去镇上修好后又接着抽。大家很过意不去,李万喜却说,不心痛钱,只怕抽不来水,对不起大家。 令李万喜惊喜的是,因为这口井,前日副市长陈光国视察当地旱情时,专门来到了他家,对他的奉献给予了好评,“我没做啥子,还能得到市领导的表扬,真想不到。” 抗旱忘了收自家庄稼 吴滩镇郎家村村支书刘宗福,种了4亩地,但忙得顾不上收成,结果生姜全部旱死在地里——一个月来,他成了全村用水、用收割机的调节人。 刘宗福说,因为干旱严重要抢收稻谷,村委会从外地联系了11台收割机来工作。但在初期,村民们都想先抢收自家的稻谷,所以每天都会出现七八户村民或“拦截”、或“威胁利诱”收割机的场面,不少村民也曾为此闹得不可开交。最初,他和村干部为了协调这种事,一忙长则半天,短则两三个小时;往往刚调解完8社,又被叫到了6社。 村民说,只看见刘支书在调解,从未见他在自家的庄稼地里劳作过。收割的重任全由其妻代劳了。刘支书风趣地说,没什么后悔的,以后,只要大家让他少调节一时,他就能多收获一分。 干部牵头引水到家门 一周前,石蟆镇天旗村的70多户村民要想喝水,须到一两公里外的山脚去接山泉,但4天前,村民们只需步行百米,就能喝上一两公里外的山泉水了。 石蟆镇镇干部王金玉说,看见担水的村民要步行几公里,尤其是担水者有上70多岁的老人,下有不到10岁的孩童,他看到很心酸。万一晒中暑了,怎么办?不忍再看下去,他随即向镇里打了报告。 3天内,镇村两级干部一边在天旗村农户最集中的地方,打出了一口十余立方米的蓄水池,并买来塑料水管连接起,将近两公里外的山泉引到了蓄水池里。虽然流进蓄水池的山泉不到铅笔粗,虽然不能满足洗澡洗衣,但已足够满足村民每日饮水。 干死庄稼不能渴死人 在油溪镇政府,记者听到了副镇长滕明颜的无奈话语:“我们镇真的没得水了,连种子和果苗都保不住了”。记者也听到了他斩钉截铁地说:“干死了庄稼,决不能渴死人!” 油溪镇是江津的柑橘标准化示范区和重要花椒产地之一,种有花椒25000余亩,柑橘15000余亩。持续干旱,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全部发黄枯萎,柑橘基地里也只结出了小如乒乓球、大不过网球的果实。分管农业工作的滕副镇长说,全镇的水只能用来保民用了,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花椒树苗枯死,哪怕明年的种子也死掉,只要人有水喝就不错了。 滕副镇长说,为了能“让每个人都有水喝”,镇政府洒水车每天送水两趟,到山腰无水的三圣社区,170名镇村干部连续1个月没有了双休日,四处寻水并为老弱病残者送水,而居民们也自发地调节用水。 记者朱昕勤/文史宗伟/图网络编辑:孔祥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