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欣弗调查结果:祸起灭菌违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4:25 大河网-河南日报

  

欣弗调查结果:祸起灭菌违规
据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对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膦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又称“欣弗”)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调查结果:安徽华源违反规定生产,是导致这起事件的主要原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张冀湘宣布说,他们已会同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安徽华源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查,该公司2006年6月至7月生产的欣弗未按批准的

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张冀湘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成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安徽华源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做出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求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配合卫生部门积极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

  张冀湘说,这次事件发生后,药品监管部门采取了果断控制措施,开展了全国范围拉网式检查,尽全力查控和收回所涉药品。经查,安徽华源自2006年6月份以来共生产欣弗产品3701120瓶,售出3186192瓶,流向全国26个省份。

  事件警示:治病未必首选输液

  据新华社南京8月15日电沸沸扬扬的“欣弗”事件让人们对输液不良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给药品安全和输液安全敲响了警钟。江苏省有关专家说,由于广大病人对输液治疗存在认识误区,导致近一半的门诊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而医生又不得不尊重病人的选择,结果不仅造成输液病人剧增,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勇说,医生长期坚持的用药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但这一原则在临床上常常难以严格执行,不少病人急功近利,认为吃药效果来得太慢,纷纷要求输液;还有一部分病人怕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要求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否则就说医生没水平。

  中大医院医务处主任杨莉说,输液是将药物直接注入人体静脉,药物通过参与血液循环来治疗疾病,见效的确快,但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所带来的风险要比口服药物大,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欣弗事件最新调查进展情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