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杭州找错字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5:35 钱江晚报 |
■本报实习生 何丽娜 本报记者 陈伟利 昨晚10点半,罗韬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踏上了前往深圳的航班,然后飞往美国的家里。可就在昨天傍晚,罗先生给本报发来了他在杭州的“故乡行漫笔”:诚恳地指出在杭州度过的一段时间里,他在大街小巷发现的错别字。 罗先生,一位美籍华人,阔别祖国23年,从今年6月底开始故地重游在杭州。 离开祖国23年,但一踏上祖国,他立即被丰富多彩、内涵丰富的中文所感动。但匆匆游走间,他发现了不少的错别字,有景区的,有广告牌上的,有小店铺墙壁上随意涂抹的。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他给本报发来了一份电子邮件。 今年6月底,罗先生来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建筑优美,展品丰富,环境高雅,是博物馆给他的第一印象。来到二楼展厅,一块白底黑字的前言简介挂在那儿,细细读来,他发现了“髪展”两字。哎,“髪”字是指头发,而发展须用“發”字,他很不解。在同一块简介上,他还发现“倫理”写成“論理”。一楼展厅里,将“薄如蝉翼”写成“薄如婵翼”。 在回美国前的几天,罗先生又去了休博园。在那里,他见识了祖国对英语的重视,很多标示牌都是英汉双语。可是,这些英语他看起来就这么别扭呢!“washing room”,是他在休博园看到的所有厕所标注。可在美国23年,他从没见过把厕所标注为这样的:要么是“wash room”,要么是“rest room”。 或许是对故乡的一片拳拳之心,罗先生每到一个地方,总会留意那里的字眼。这不,前天晚上他在浙工大边上又发现了错别字,“定(订)做皮鞋”,“轮胎冲(充)气”,“扬洲(州)足浴”(括号内为正确的),尽收他的眼底。 记者手记 被罗先生这么一说,记者也发觉这些字眼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只是没有引起重视,而被他一点拨,我们真的有不少细节需要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