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融控股:中国金融业未来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6:16 大洋网-广州日报

  

金融控股:中国金融业未来之路
高辉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业全面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金融机构的集团化、全能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突出现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相互渗入,金融业出

现一股持续至今的并购浪潮,出现了一批能够提供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和租赁等综合金融服务与产品的金融机构,并多以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简称FHC)为组织形态。综合经营、跨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在于通过整合集团内部信息、后台、客户、品牌及渠道,有效地利用集团内部资源及业务平台,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金融控股及综合经营会给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有利于促进银行经营效率、经营效益的提高。然而,金融控股并不意味着对于任何金融机构而言均无所不能、肆意扩张。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告诉我们,在组建金融控股时,经营效益及经营效率才是最重要的。

  金融控股并非万能,其本身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金融控股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关联交易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市场过度控制风险或超级垄断风险等。正是因为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有风险,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失败的案例举不胜举。例如,英国巴林银行,它在向金融控股公司过渡的时期中于1995年倒闭,震惊了国际金融界。美国第一大能源交易公司安然公司破产案中所揭示的金融控股公司与安然公司之间的非同寻常的关系,表明管理金融控股公司的困难。另外,花旗集团近几年大量的违规行为也说明了金融控股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自2004年以来,花旗集团因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涉嫌违规经营,屡次受到各国监管当局的严厉处罚和警告。

  为数众多的国外金融控股集团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采用的经营组织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本质性的规律。就共性而言,几乎所有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营造其经营组织结构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来整合产品线、划分业务模块,而随着公司业务领域的扩张和实力的增强,就逐渐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整合产品线。总体而言,按客户分类整合的经营组织结构,其优越性要大于按产品分类划分的经营组织结构。

  虽然自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了比较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但近几年,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并且最近修改通过的《商业银行法》已经在金融控股方面有些松动,为未来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打下铺垫。按照控股模式的不同,我国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比较具有代表的就是中信集团;实业部门控股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比较具有代表的就是鑫源控股公司、海尔集团;商业银行控股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比较具有代表的就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成立的一些金融控股公司。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金融控股公司将会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主流组织形式。但在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时,不能只重视规模,不重视效益;不能只重视并购,不重视管理;不能只重视选取组织模式,而不重视市场定位。花旗集团、瑞士信贷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告诉我们,加强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显得至关重要。从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任何一个金融控股公司成功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然而失败的原因可大致归结为两个原因:一就是经营管理不善;二就是风险管理不足。因此,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应该加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