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6:17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本栏文/图:记者李琼 实习生羊帆 初入幼儿园: 先教会孩子简单生活自理 小朋友要进入幼儿园了,家长要从心理上以及生活上,帮助小朋友做好准备。首先应该做好的是心理上的准备,家长可在入园前,带孩子去幼儿园,观看小朋友们上课、玩耍,使孩子逐渐建立“幼儿园”的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如果知道孩子在哪个班,也可以带孩子去看他的班级、屋里的玩具、睡的小床,这样有助于孩子在心理上向往幼儿园生活。当然,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同一个班级的同伴,熟悉的同伴会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让孩子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其次是生活准备,家长应鼓励孩子去试着自己吃饭,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另外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在这方面,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方便穿脱的衣服、裤子和鞋,如果服装穿脱过于繁琐,花的时间就比较长,在幼儿园常常会落后,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当然也不要固定孩子穿脱衣服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方法,只要孩子穿得快,穿得好就可以了。 最后是建立孩子的午睡习惯,在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中有午睡,这是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措施之一。对于在家里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能让孩子养成午睡习惯。 进入小学: 培养学习兴趣最重要 学校不同于幼儿园,在学校里,孩子的主导活动由游戏转为学习,他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地、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完成各科作业并要认真地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由松散、随意转向严格、认真。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可能在入学后的一段时间内会对孩子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形成较大的压力。为了减轻这种压力,家长应该提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要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学习会使人有知识、有本领,并且提供机会,使孩子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简单的日常问题,给他“成就感”。另外,无论何时何地,家长都要热情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也不能随口瞎说。因为孩子对家长的信口回答也会当真,牢牢记在心里,形成不正确的观念。 此外,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6岁的孩子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发展完善,注意力不能集中太长时间,因此很难养成专心读书的习惯,所以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接触书本,带他们去书店逛逛,培养孩子对书的感情。 看书时,家长可以通过讲、说、读的指导,使孩子专心地听,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其次要帮助孩子适当做一些拼音预习,家长可以让孩子听听汉语拼音的磁带,配合儿童图书,学习认识拼音字母,将拼音的学习融入孩子的生活中。 升入中学: 自主学习早做准备早适应 和小学相比,中学学习最大的不同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老师不再利用课堂时间来指导同学完成作业,所有作业都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后独立完成,而且中学的课程相对于小学课程,要复杂很多,对学生的课外知识要求较高。 因此学生在进入中学之前,可以适当用假期时间,提前了解中学的上课内容,看看书本上的知识有哪些是自己了解的,有哪些是不清楚的,培养自学能力,同时也要做好心理的调适,减轻学习压力;此外因为中学比较忙碌,早上7时半要到学校,晚上可能很晚才能睡觉,因此学生也应该利用暑期时间调整一下生物钟,让自己逐渐适应中学时间,做到有规律的作息。 家长在这个时期,应该学会放开手让孩子“独立走路”,而不应该老是“扶着孩子走路”,要帮助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以及自学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应该首先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为孩子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把学习、游戏、看书、看电视的时间做一个完整的规划,并督促孩子遵照执行;其次家长要帮助孩子克服出声读教科书的习惯,因为出声读比默读慢,而且记忆、理解的效果也差,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个习惯,家长要想办法引导孩子用合适的方式提高阅读效率。 走入大学: 心态放松学会独立生活 自由是大学最大的特点,在大学里,不会再有老师追着学生一定要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不会有爸妈管着不让做这做那,包括学习、生活都要靠自己来完成,因此对学生的自制力、自学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新生就因为无法适应大学的集体、自由的生活,出现了很多问题。 因此大学“新鲜人”应该趁着暑假,多做一些功课,而不应该完全放松。这些功课包括了解学校、学院、专业的情况以及对自己将来四年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要有一个大概的规划;要做好心理准备,包括清楚了解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开始,不要过于沉湎于中学时的辉煌或者痛苦,不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得太高或者太低,要以良好、平和的心态面对将要到来的生活;不要过于依赖父母,不要太相信别人,应该学会动脑去思考问题,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作为家长,不应该再溺爱孩子,凡事都一手帮忙解决,应该像对待成年人一样,教会孩子如何尊重他人,面对困难应该如何解决,让孩子初步接触了解社会,学会独立处理事件,逐步引导孩子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