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我看电影,凯歌教我拍电影”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6:49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报道】 王超,1964年1月生于南京。当过工人,写诗写小说。著有短篇小说《南方》、《去了西藏》;中篇小说《天堂有爱》、《安阳婴儿》。199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处女作《安阳婴儿》入围第5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获美国芝加哥影展国际影评人奖、美国圣巴巴拉影展最佳外语片奖、法国贝尔福影展最佳影片奖等11个国际电影节奖项;第二部影片《日日夜夜》获法国第26届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青年评委奖;第三部影片《江城夏日》今年5月获得第5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一种注目”单元最佳影片大奖。26岁离开南京去北京寻找自己的电影梦想,历经艰辛,王超执导的电影《江城夏日》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一种注目”单元最佳影片奖,让他成为近几年来唯一一位在戛纳获奖的内地导演。时隔16年,42岁的王超昨天带着这部电影回到老家南京,在金陵工人影城举办首映,台下的观众中既有他的父母、亲戚,也有他的老师、中学同学。92分钟的电影结束后,王超起身向大家致意,影厅内掌声一片,他双手合十表示感谢:“在戛纳领奖时我很感动,在自己的家乡放电影,我更加激动。回家的感觉最好!” 王超一谈到南京就兴奋不已,他说是南京教会了他如何看电影,影响了他一生的电影思路。“从小我就觉得南京这座城市悲剧性十分强,那种沉默的内在张力一直到现在都影响着我。”王超说,当时其他城市看不到的一些欧洲艺术片如《莉莉·玛莲》、《苔丝》、《得克萨斯州的巴黎》、《W的悲剧》等,他都是在南京影院看到的。“南京的电影院是我的私塾,加上我后来去的北京电影院,他们教会了我怎么看电影。”对于曾给予他帮助的陈凯歌(王超曾担任《荆柯刺秦王》副导演),他坦言:“是陈导真正教会了我怎么拍电影,我是他的学徒,我在他身上学到了对电影表现强烈的意志力。不过那时我已经31岁了,思想成熟了,所以现在我的电影在路数上和他并不相同。” 《江城夏日》取景在武汉。电影讲述一位农村父亲进城寻找失散的儿子,和当“小姐”的女儿李艳红在一起生活,遭遇到的种种故事……王超介绍,和自己前两部电影《安阳婴儿》、《日日夜夜》一样,《江城夏日》还是在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想要表达农村人在城市中的生存状况,想要给他们一些希望。 遗憾的是,由于夹在《加菲猫2》、《第601个电话》这些电影中,《江城夏日》在南京放映的情况并不理想。上影华纳影城放映多天票房只有402元,新街口国际影城票房也只有120元。对此王超显得有些无奈:“在目前情况下要面对现实。任何事物有两面性,像《江城夏日》现在上商业院线,武汉8家、北京13家、广州8家、成都8家……如果我只进艺术院线,没准一半上映的机会都没有。另外,这也逼迫文艺片导演要把片子拍得更好。5年前,我和贾樟柯、王小帅等接受采访,出了一本《我的镜头不撒谎》的书,集中反映第六代导演的生存状况。5年过去了,我们大家其实都在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世界》、《青红》这些电影都有了进步,艺术和商业慢慢在走近。” 南京日报记者章杰 (编辑风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