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都旧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8:4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记者韦晔

  【金陵晚报报道】 2005年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大陆之行中,一张1947年6月宋家在新都照相馆的全家福公之于众,不少南京人在感慨近一个甲子的沧桑巨变之余,不免在内心深处追问,“新都”安好?

  今年77岁的徐文运老人几乎一辈子与新都照相馆打交道:1953年进入新都照相馆,1956年公私合营后任“新都”公方主任、经理直至1991年退休。

  李宗仁曾光临新都

  徐老提供的一份文字材料让远去的新都照相馆又变得清晰起来:1939年,罗树岩与内弟江楚英在今夫子庙艺华商场开办新都照相馆,尽管经营环境、设备比较简陋,但由于从上海、苏锡常一带请来名师,并在南京本地培养学徒,技术水平很快得到顾客的认可,生意很快红火起来。

  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这些国民党要员都是新都的座上宾。

  徐文运幼时父母双亡,1942年他进入夫子庙容丰照相馆当学徒,一呆就是4年。起初干的都是最基本的工作,漂洗照片、修照片上的花点。“中间来了位孙宝龙师傅,他安排我修底片,后来才明白过来,孙师傅接了私活儿,为‘新都’修底片,就让我来干,老板见我整天埋头在黑布里不停歇,很欣赏,还要增加我的理发洗澡钱。”

  徐老告诉记者,当时这样做完全是生活所迫,“修底片是很关键的技术,很多师傅都不愿意教徒弟,我刚好借这个机会把技术学到手了。”

  婚纱在照相馆订做

  1953年徐文运进入新都照相馆,尽管他的技术完全能应对修底片的工作,但老一辈师傅们的严谨逼着他不断提高:

  “别看解放好几年了,老师傅带起徒弟来一点儿都不留情面,一旦有不合格的照片,当着徒弟的面就撕毁,这样对顾客负责的传统一直保留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百花,也逼着我们这样的年轻师傅提高得更快一点儿。”

  婚纱照一直是新都的招牌经营项目,与现在流行的台湾风格完全不同,“顾客来了简单化妆就进摄影室了,摄影师最讲究的是布光,眼袋重的人如何补光,鼻子扁的人如何调整光源角度……再加上后期的修底片,晒印时遮挡曝光,一张合格的婚纱照要经过很多技师的努力。”“当时人们的婚纱、礼服都是在照相馆置办的,裁缝就把照相馆当他们的门市,摆一些婚纱模特在店里,顾客来了可租可订做,照相馆还能得到提成。”

  徐老很自豪地告诉记者,解放初,新都与大中华、长城三家列为南京市军人定点照相馆,又被评为南京市红旗照相馆,这更扩大了新都的影响范围。

  新都为何改名百花

  1965年起政治形势的变化让“新都”改名。徐老回忆,“有人指责说,‘新都’这个名字就代表着谋反,只好改叫‘百花’。再后来又攻击‘百花’是帝王将相和封资修的孳生地。”他解释说,所谓的帝王将相就是橱窗里的传统戏剧剧照,而封资修则是婚纱照里的“小资情调”。

  “但就是‘文革’期间造反派把‘百花’门面砸烂,下达关门三天闹革命命令的紧要关头,‘百花’也没有缩短服务时间,更没有停业一天。”

  “文革”期间来南京串联的红卫兵都要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拍照留念,百花照相馆被派去服务,徐老回忆,拍照片的人实在太多了,百密一疏,总有没拍成功的,百花的员工很负责地将钱一一退回,并在写信致歉的同时寄上一套雨花台风光照作为补偿。

  “再困难,百花还是把顾客放在第一位,这是从新都保留下的传统。”徐老总结说。

  1970年,为秦淮区发展工业让路,百花照相馆迁至今奇芳阁旁。

  1小时卖两千多胶卷

  “文革”结束后,百花逐渐进入全盛期,用徐老的话说,是“三足鼎立”:照相、器材、彩扩。

  “当时百花有110台海鸥120型相机,全都拿来出租,每逢节庆前夕,半夜就有市民来排队了。那会儿我们的规定很严格,80多位员工可以照顾亲友优先租到相机,但总数不能超过10台。”

  说到这儿徐老很自豪,“最兴旺的时候1小时卖了2000多卷胶卷,这里面的利润很高,全是师傅们廉价批发来的军用航拍盘片,再连夜分装成一卷卷胶卷。”

  1983年,继南京摄影图片社引进彩扩机后,百花也接连购进两套彩扩设备,当年就收回投资。

  1985年至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百花更是连续年利润逾百万,成为江苏省名副其实的龙头照相企业……

  退休后的徐文运又在武定门重开“新都照相馆”,并坚持做利润微薄的黑白照片冲印业务,他希望新“新都”能在照相行业普遍萧条的今天让南京人重温照相馆旧梦。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