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再谈《老人与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9:45 上海青年报

  ■文/李平

  海明威的著名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描写了老渔人桑提亚哥驾着小船,孤零零地到茫茫大海去捕鱼,历经千辛万苦,结果失败而归的故事。这本薄薄的小书蕴涵着丰富的哲理,难怪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世界各国文学读者的重视,它的主题思想成了一个热烈争论的话题。

  然而,至今为止大多数评论者对于这部小说的理解还是差不多的,那就是它体现了人类永恒的精神价值:自信、毅力和勇气。老渔人所经历的三天三夜的捕鱼历程,不仅是一个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更是一个与自我搏斗的过程。老人在遭遇了极度的悖运(连续87天一无所获)后,对未来仍然充满着自信。想想看,在持续那么多天的悖运之后,如果不是极度的自信,桑提亚哥还有勇气和毅力出海捕鱼吗?虽然他最终只带回了一具18英尺长的鱼骨架,从物质上说,老人失败了;可是在精神上,老人却获得了胜利。他在苦斗中还喊道:“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通常,人精神上的胜利比物质上的胜利重要的多。如果海明威在小说结尾处写上老人带着一条比船还大的鱼胜利而归的话,那这种胜利只能说是一种平庸的胜利,这篇小说也就不会如此成功了。《老人与海》正是通过表面上“结局”的失败,来反衬“过程”中精神的永恒的胜利,从而使我们为老人、也为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是“人”)感动。

  可是在我的眼里,这部小说似乎还可以从相反的维度来理解,还潜藏着另一个大主题,那就是:人并不是大自然唯一的主宰。如果人过于自信、蔑视自然的话,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应。在阅读中我发现,老人捕鱼时候的内心往往是很矛盾的:他为了谋生,充满自信、想捕到大鱼。然而,老人一面捕鱼,一面还在向上帝祈祷。这说明,在内心深处,老人是爱怜动物、敬畏大自然的。可是,捕鱼是他唯一的谋生职业,他别无选择。结果,事与愿违,大自然最终惩罚了“自信”的老人,让他受尽了折磨。

  在大自然中,一切生命都是环环相扣的。老人需要鱼来维持生计,可大鲨鱼同样如此啊,它也需要马林鱼来维持生命。而被捕的马林鱼和那些用来做鱼食的小金枪鱼也需要生存。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一切地戕害着别的生命,自己还没发觉这是一种罪过,那当然要遭遇厄运。所以,无论老人怎样请求上帝给予宽恕,却始终得不到上帝的帮助。因为天地间响彻着一个巨大的声音:人类是大自然唯一的主宰吗?人类可以要怎样就怎样吗?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剧中人物之口高傲地宣称: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拉伯雷在《巨人传》中如此夸张“巨人”的力量:“一泡尿冲死了二十六万零四百一十八个人,女人和小孩还不算!”在我看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仿佛是对这一西方人文传统的反拨:大自然通过浩大的海洋意象向人类宣告——人类与自然之间要维持恰到好处的“生态平衡”,如果你们胆敢肆无忌惮,我们就会无情地掀翻你们航行的大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