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绝碑神秘文物猜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0:51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三绝碑神秘文物猜想(图)

  大盘石边侧出土的砌石。

  

三绝碑神秘文物猜想(图)

  凿打精巧的八边大盘石。文/通讯员杨西民记者郭欣图/记者郭欣

  ■特别提示

  8月4日,本报《一铲子挖出7件唐文物此处可能是醴泉遗址》的稿件一经见报,立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对于在麟游县《九成宫醴泉铭》碑西北15米处出土的这7件神秘文物,一时间众说纷纭,猜测多多。有人推测这是醴泉遗物,有人认为是隋唐离宫殿宇柱础,还有人说是古人留下的不明建筑物……也难怪人们面对这7件神秘的石质文物浮想联翩,实在是这个醴泉太不一般了。

  这是一眼被历史的风沙掩藏了1000多年的圣泉,是几代文物工作者苦苦寻觅而不得的神秘泉;更是麟游乃至宝鸡、陕西人苦盼重现的梦泉。这眼泉内,蕴含着太多太多的政治因素,承载着太多太多人的美好企盼。

  ■神秘之谜一

  文物为醴泉遗物否?

  “7件文物作为醴泉遗物,不容置疑!”这是麟游县副县长白英民的回答,应当说,这一回答代表了相当一些麟游人的看法,颇为典型。

  由于分管文化旅游工作,白副县长对于麟游悠久灿烂的历史有着深深的感情,对于唐《九成宫醴泉铭》碑所记载的那段历史,更是烂熟于心。

  他说,自己之所以认定7件文物就是醴泉遗物,最主要是缘于《九成宫醴泉铭》碑。此碑被誉为“天下第一铭”,铭文与碑文分别出自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和宰相魏征之手,加之当朝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帝王中的一位明君,“贞观之治”也被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撰文铭记。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碑上有关醴泉的部分这样记载:“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

  白副县长说,《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它在记述唐太宗发现醴泉的同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醴泉铭•跋》中也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可见,碑文事件中的时间、地点、事因、意义均清清楚楚,不容置疑。

  既然碑铭真实性不容置疑,我们不妨再把这段文字与现实对照。

  碑文上说,贞观六年四月十六日,皇帝来到中宫,沿途观赏楼台亭榭,信步走到西城的背面,在高耸的楼阁下徘徊,往下看这里的土地略显湿润,于是用手杖掘地并加以导引,结果泉水随之流涌出来,就在泉水下边砌上石槛,引来水流入石砌的沟渠。泉水清澈如镜,水味甘甜如醴酒(泉水经过石渠)。往南灌注在丹霄宫的右边,往东流淌于双阙之下;流泉贯穿于镂刻图纹的宫门,萦绕着太后所居的宫殿。

  这就是说,唐太宗在九成宫的西边发现泉眼后,通过修石渠,先将水引向位于其南边的丹霄宫,然后又向东引去。如今神秘文物出土的地方,恰恰就在县城西边(注:如今的麟游县城就建在九成宫的遗址上)。现在考古也发现了当年用来导引泉水的石砌,而这些埋在地下的石砌走向,与碑铭中所描写的先南再东的走向也是完全一致的。

  认定这7件文物出土地就是醴泉泉眼的,还有第二条理由,那就是民间传说。

  白副县长说,多少年来,麟游人民一直视《九成宫醴泉铭》碑为神碑。传说在醴泉铭碑下,压着一眼泉,这个泉直通海底,如果有人敢毁坏移动碑石,海水就会将整个县城淹没。当然传说归传说,但它反映了善良朴素的麟游人民一种爱碑、护碑的心愿及行动。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块石碑在原址上幸存了1360多年。这一千多年里,尽管历经磨难,因为碑体碑座沉重,它不应远离最初的位置,也不会远离当年唐太宗发现的泉眼的。

  看来,尽管一口咬定7件神秘文物就是醴泉遗物有非理性因素,但由于出土之地恰在城之西,距离当年九成宫玄武门直线距离不过50米,距离《九成宫醴泉铭》碑碑亭只有15米,醴泉遗物一说不能说没有道理。

  ■神秘之谜二

  文物是宫殿柱础耶?

  所谓柱础,通俗地说,就是宫殿柱子下面的石块,民间也称柱顶石。其作用有三,一是避免木料直接和土接触,防止柱子腐朽;二是承接分散宫殿的重量;三是为了视觉上的美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从出土最大的那块八角石来看,雕刻之工略显粗糙,还赶不上唐代宫廷水井井口那两块巨石的做工。再加上大盘石孔边似有灰砂勾缝的痕迹,因此推断可能为宫殿的柱础石。

  “仁寿宫”和“九成宫”被称为是隋唐盛世的离宫之冠。

  古时候,麟游虽然属四塞之区,“车不容轨,马不疾驰”,但这里北依碧城山,南拱青莲山,是一个青山环绕、碧水中流、山泉密布、松柏葱郁、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的地方。这里,夏无酷暑之热,冬无严寒之冷。因此,隋文帝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向全国征调了数万民工,用了两年多时间,建起了避暑离宫。

  据史书记载,仁寿宫的设计师叫宇文凯,是陕西靖边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大师。他以这里“天然园林”的整体环境为依托,以天台山为中心,围绕四周诸山,因山随势,循高就低,依山傍水,融人工建筑与自然山水于一体,建筑与建筑之间均以廊道、天桥相连,曲径通幽,婉转奇丽,妙趣无穷。隋朝灭亡后,唐太宗对“仁寿宫”重作修葺,增建了禁苑、武库、宫署,更名为“九成宫”。再后来,高宗李治还在这里建了一座“太子新殿”。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九成宫醴泉铭》碑文这样描写这里宏伟的建筑风貌。在杜水南岸,筑起高高的石土台,台上建有楼阁,从楼阁横跨杜水设有曲桥,直通宫内,高低落差大的建筑物之间全用跨空廊道相接,廊道顶部设有遮蔽物,行人不受阳光天雨的干扰。宫内建筑很多,有大宝殿、丹霞殿、咸亨殿、御容殿、梳妆楼等殿宇。在今麟游县邮电局后院发掘的37号大殿遗址,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殿内可容纳1000多人,四面有8个蹬道,铺底石都刻有各种花纹图案,可想建筑之豪华富丽。整个宫墙北依碧城,南临杜水,周围筑有5里多长的高厚宫墙。

  其独特的山林胜景,富丽堂皇的殿台宫阙,使麟游一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数百年间,隋唐两朝4位皇帝21次驾幸麟游,决策了众多军国大事,接受许多外国使臣的朝贡,还有天子晏驾、新帝登基、公主下嫁等,都发生在这里。既然如此,这里的宫殿建筑就数不胜数,能工巧匠各显神通,什么想不到的事情都会发生。这样一想,过去考古从未见过八角大盘石为奇异宫殿柱础石的推测也不无道理。

  ■神秘之谜三

  专业人士的沉默!

  《九成宫醴泉铭》碑神秘文物出土后,与麟游县干部群众喜形于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省市专业考古工作者。“不公开接受采访,不代表单位发表意见”是他们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们或默默不语、或悄然躲开。

  然而,越是令人难以捉摸,就越给这7件文物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于是,有关7件文物的猜想、传说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神奇。“毕竟考古发掘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严肃的事业,它来不得半点虚假,更来不得猜想和推测。”一位考古专业人员向记者道出了他们为何沉默不语的秘密。是的,考古不是探宝,也不是历险,考古的乐趣并不在最终的结果,大到古城址,小到一件佩饰,从本质上传达的都是先人的信息,信息不准,就失去了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意义。这位考古工作者讲,他的老师曾这样对他们说,我国上世纪甲骨文与敦煌文献的发现曾经震惊了世界,其他重大的考古发现也接连不断,通过几代考古学者的努力,中华文明的足迹在不同的地域被逐一发现,曾经模糊与断续的历史记忆链条也被一个个连接,这正是考古学的真正价值,它让我们更本质地接近远古时代。如果我们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那么,考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擦去蒙在镜子上的灰尘,使镜子更加平整,使镜中的影像尽可能与历史事实一致。实事求是地讲,《九成宫醴泉铭》碑前出土的7件文物史书上没有记载,过去的考古中也未曾见过,到底叫什么,又用于什么,尚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猜测没什么错,专业人员大胆推断也可以,但绝不能贸然下结论,因为那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尤其是面对国内外专家学者、乃至民众都关心注目的九成宫醴泉更要实事求是,绝不能用感情代替理智。

  是的,历史上多少遗址、大墓的信息密码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才终于破解;还有多少古人留下的信息密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至今还是个谜,甚至于有些可能将是永远无法破解的谜了。

  考古,从字面上说就是考察古代。尽管我们不可能从时间上走回去,不可能在空间上走回去,但是我们可以从古人有意识无意识残留下来的东西里面看到古代社会的遗迹,使我们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这就是考古的价值和意义。麟游,自古以来就留下了无数美好的传说和神奇的离宫史话。诸如麒麟呈祥、麒麟送子、玉女游仙潭、杖导清泉等等,正是这些传说和史话,帮助人们认识了麟游灿烂的过去,制定了麟游未来发展规划。正如白副县长所说,麟游未来的目标就是建立以煤炭产业为主导、以旅游资源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体系。这次醴泉碑前出土了7件文物,尽管还没有搞清其确切的身份和用途,但足以让麟游人兴奋欣喜。白副县长告诉记者,已经发掘面世的唐代宫廷古井水源充沛,水质上佳,经西安有关部门测定,水中富含20多种对人身体有益的矿物质,不用任何处理,就是天然上好的矿泉水。

  史书上记载:醴泉之水清澈如镜,水味甘甜如美酒。其水质应该比古井里的水更好。试想,如果能找到醴泉,开发利用,不仅为三绝碑增添新的光彩,更是麟游人民的福事啊。

  愿考古人员能早日揭开这7件文物的神秘面纱;愿麟游人民梦想成真,在今后喜待八方客之中,不但有三绝碑可观,以饱人们的眼福;更有醴泉捧上可品,让人们在饱口福的同时,回味那发人深思的“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等谏诤之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