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录取不报到是报考风险的有限反弹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1:28 浙江在线 |
教育部学生司一位负责人透露,2005年,全国高校新生报到流失率在5%~10%,也就是说全国有数十万学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没有报到。录取不报到就浪费了招生指标,也浪费了其他考生被录取的机会。(8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则是实行多年的“以高校为本”的招考政策。试想,考生报考一所“对得起自身实力”的大学,要掌握多少信息,冒多大风险?志愿歧视,可以让第一 志愿选择失误的考生“一失足成千古恨”,风险永远是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又是由学校自主控制的“水上船”,再加上还有第二、第三志愿的考生做调节,高校依然没有风险,学生还是被动的;此外,学校还可以凭借“调档线”和“录取线”之间的浮动人数,再次筛掉满怀希望的10%左右的考生。由此不难看出,在招录与被招录之间,考生的风险系数还是要远大于高校。所以,考生录取后不报到,不仅不应该受到任何指责,而且应该引发招考制度制定者们更多的反思。 反思的核心,是我们的招考制度到底应该以谁为本。当前高校招生存在诸多积弊,比如,为什么几乎所有重点校都只招收第一志愿考生?此举的真正目的是考察考生对本校的忠诚度还是什么?如果分数还是录取主要标准的话,那又何必在乎是第几志愿?由高到低录取难道就不行吗?这到底是观念问题还是技术的问题? 如果总是纠缠于一些细节,招考制度可能永远也改不下去。但是从根本理念、宏观策略的高度来审视,招考改革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在通讯、网络运用已十分普及的今天,在考生与学校之间进行大范围的“双向选择”,在操作上应该不是什么难题。而只有做到了这一步,高校和考生才有可能减少对对方的不负责任,从而双向降低风险。 作者: 马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