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日隔阂要消弭 文化互通须增进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1:53 南方网 |
南方网 冀 者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无视国际社会、亚洲邻国的反对,悍然于日本战败纪念日参拜奉有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其就任日本首相以来第6次“拜鬼”,也是为了兑现他在5年前自民党总裁选举时作出的“如果当上了首相,不管遭到任何批判,都一定参拜靖国神社”的所谓“承诺”。如事前所料,这一践踏人类良知的举动遭到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特别是中国、韩国、朝鲜等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的亚洲邻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那场造成中国3500万同胞殁亡,5000亿美元经济损失的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了61年,但是两国人民心里的“战争”却持续到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隔阂不但没有逐渐消弭,更由于日本少数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最近笔者注意到一项很值得玩味的调查: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日前公布了以中日美韩四国高中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在首次加入的“他国印象”栏目中,日本高中生对当代中国人有着令人吃惊的解读。 眼下,许多人“出谋划策”探讨如何应对小泉的“鬼”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虽然小泉为了个人的政治目的,不惜牺牲日本人民的利益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中日关系造成恶劣影响。但是,少数政客左右不了两国发展的大势,真正能对中日关系产生长远影响的是两国人民。高中生是一个预示着社会未来的特殊群体,从这个角度看,日本青少年研究所的这项调查就很值得重视了。 这项调查显示:40%的日本高中生认为中国人非常冷漠,52%认为中国人观念陈旧,53.4%认为中国人性情偏激容易激动。日本学生与中国的接触机会和渠道相当有限,回答父母喜欢中国的只有6.1%,回答本人喜欢中国或有中国朋友的只有10.2%,回答去过中国的不足7%,回答看过中国电影或听过中国音乐的有11.2%,回答看过中国电视或读过中国报纸、杂志和图书的有11.0%,而回答看过中国动画或漫画更是不到3%。报告在总结中日之间相互印象时说,此次调查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中日两国学生都高比率选择了“情绪激烈”和“冷漠”两个选项。而这两个选项在各自对本国的印象选择中又都排在最后一位。也就是说,中国学生不认为中国人性情激烈、待人冷漠,日本学生也不认为日本人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比邻而居,但两国高中生相互之间的认知却有天壤之别,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影响可能比小泉“拜鬼”更大。人们长说: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全世界范围内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贸易伙伴只有五对,而中日就是其中的一对。中日关系恶化必将影响两国经济发展,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然而,单纯对经济利益的利害计算显然影响不了民众的民族感情,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除了增加了解和交流以外别无他途。 日本民众对中国缺乏了解,同日本右翼势力有意隐瞒战争真相,借助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毒害日本人民有莫大关系。但反过来看,我们也有颇多值得反思之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深深影响着邻国,包括日本。为什么现如今近65%的日本学生拥有中国产品却不了解中国文化,为什么中国学生热衷日剧、日本漫画,而看过中国电视或读过中国报纸、杂志和图书的仅有11.0%,而看过中国动画或漫画更是不到3%?如何保持中国的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使世界了解中国,这不仅是处理好中日关系的一大课题,也是在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中国形象的一大课题。 从中日关系的长远计,首相“拜鬼”仍须强烈抗议,文化互通则不可停滞不前。(编辑:东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