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行道至少宽1.5米,还不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4:54 新民晚报

  今天下午,33位市民参加《上海市城市道路桥梁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为公共通行权陈述他们的“公益之心”。听证内容之一是:立法草案第35条提出,占用城市道路人行道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经批准后方可在宽度大于3米的城市道路人行道上设置,但应当确保设置后城市道路人行道通行宽度不窄于1.5米。记者采访发现,在走进听证会之前,近1/3听证陈述人做好了跟1.5米底线“较真”的准备,都主张增加宽度。

  保障大客流路段通行

  从1.5米增加到2米,这是一种普遍主张。市民陈群家住长风公园附近,公园外金沙江路上有个书报亭,书报亭边有个公交站点。离公交站点不远,有五六个居民小区,大约住着五六千户。到了下雨天,书报亭撑起雨篷,离人行道上街沿不足半米,“你想乘客上下车有多难!”陈群说,人行道上能否设书报亭,要征求附近居民意见;而且,草案中1.5米的最窄通行宽度应该改为2米以上,才能保障大客流路段的通行安全。

  别让残疾人磕磕绊绊

  市民诸燮昌是小学英语教师,妻子是医务工作者。听证会前,他在闵行区江川路119~445号看到,人行道被占,可以通行的部分仅半米左右宽。这样的宽度,盲人能走吗?他妻子告诉他:盲人行路,必需的人行道宽度是0.5~0.7米,而轮椅的通行宽度是0.7~0.85米。

  诸燮昌想,1.5米的底线,盲人、残疾人走起来恐怕会“磕磕绊绊”。这个限定宽度显然不够,是否可以加宽到1.8米?

  网格化也来管人行道

  市民甘敏浩提出,在人流密集的新城区,底线应当是不窄于3米。因为,人行道首先要保障公共通行权。

  但是,不少人行道的功能已被异化。王利是自由职业者,为了到听证会上说明这个观点,他专门去福州路观察。这条东西走向的马路,南侧的人行道路况还过得去,北侧人行道多个路段上,不少店面外的广告、灯箱让行人不得不歪歪扭扭兜圈子,实在没路可走时,只好走机动车道。“听说网格化管理能及时发现路上的问题,应当让网格化管理也在人行道上施展本领。”王利说,法规不止要设定第一责任人,以便市民投诉有门,还应当明确“网格化”在人行道管理中的法定地位,网格化信息员对人行道状况的监控毕竟比一般市民更专业、更便捷。

  城市需要人文关怀,人行道要“功能回归”,1.5米底线,无论加宽到多少,其实都表达了市民的这一强烈愿望,这也是众多市民乐于参与一场“公益”听证的根源所在。

  本报记者姚丽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