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胶州新农村建设一景:建大棚从“抵触”到“争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5:47 人民网

  人民网青岛8月16日电记者宋学春通讯员雷冬丽报道:“六年前,我们村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要想穷,建大棚’,村民对建日光温室大棚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后良乡村书记赵桂玉感慨地说:“如今,‘富不富,学干部;有没有,看大棚’的民谣已经深入人心了,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16元。”

  胶州市后良乡村420户,1500口人,2500亩土地。该村地处胶河沿岸,土质肥沃,水

源条件好,是传统的蔬菜产区。但是,由于技术、信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原因,该村蔬菜种植一直形不成规模,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2000元左右。为让村民早日致富,2000年,赵桂玉想在本村建高效农业园。由于村民存在认识上误区,都不愿意种大棚蔬菜。后来,在镇党委的支持下,以“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银行贷一点、个人筹一点”的方法,村里建起了40个日光温室大棚,进行示范引导。每建1亩大棚由镇村补贴5000元,免费通电、通水、通路,聘请寿光的蔬菜专家免费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政策可谓够优惠的了,可是大部分村民还是不“买帐”。没有办法,赵桂玉等村委干部只好先带头干起来。

  在精心的管理下,当年大棚种植的西红柿喜获丰收,每个0.7亩的大棚纯收入都超过1万元。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不少村民心里着急了,“眼红”了,他们争先恐后向村委申请建蔬菜大棚。第二年,尽管优惠政策不如上年,但每个面积为1.5亩的40个大棚指标很快就被村民认购一空,年收入超过了25000元。后来镇村取消了补贴政策,但农民自发建大棚的热情却有增无减。截止目前,该村的日光温室大棚已经发展到130个,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全村增收300万元。

  针对部分农民周转资金少的情况,该村引导村民重点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大拱棚。占地2.5亩、投资15000元左右的钢架结构大拱棚村里已发展到300多个,主要种植鲜食玉米,洋葱、西红柿等反季节蔬菜。每个大棚收入平均在15000元左右,而且当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目前,全村仅蔬菜一项年收入就达到1000多万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