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阵痛”与“耐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5:18 今日早报

  这个在杭州引发多起交通伤亡事故,并引起市民质疑和争议的快速公交隔离墩,眼下好像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是拆是留还是及时改进,尚没有看到实质性的步子。现在,有的路段上隔离墩破损后钉子外露,道路安全隐患又增几许,就算本地司机会加留意,但对不知情的外地司机却构成严重威胁。

  笔者注意到新华社8月14日发表的《杭州“快速公交”风波说明了什么?》一文,其

中讲到:“快速公交到底是需要百姓理解的先进交通模式,还是一项未经科学决策的草率‘作为’?一些媒体和网民这样描述他们眼中的快速公交:在很多车辆挤在狭窄的道路上缓慢挪动的同时,一旁的快速公交专用道却空空荡荡,偶尔有一辆红色的大巴驶过。……由于快速公交设置的分道器既高又硬,车辆一不小心碾压上去后容易翻车,开通的头一个月,发生10多起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

  据说,快速公交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新经验。不过笔者想问一句“题外话”:照搬照抄“国际经验”行得通吗?道路交通资源应该是每一个交通行为人的资源,应该让这个资源最大化,要先算社会账,再算经济账,而不能“脑袋一拍”想推行就推行,更不能只为少数部门或企业谋利,牺牲大多数交通行为人的公共利益。

  新华社的报道说:“在杭州,一些百姓认为快速公交增加了交通事故率,挤占道路资源,浪费投资,得不偿失。来自政府部门的解释则认为,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交通文明新举措需要强有力推行,市民对这一国外引进的新经验应有耐心。”这对矛盾到底怎么破解,看来也只好寄希望“耐心”。

  有人说,新举措出台肯定会引起“阵痛”的。但实际情况又怎样呢?相信大家有目共睹,会作出判断。但愿,这种“阵痛”不要变成一种城市的“慢性病”,甚至“传染”到相关领域,如果这样,恐怕市民的耐心要打折扣了。不过,让人颇感欣慰的是一位市建委干部对新华社记者说的话:“批评意见提醒我们,再好的‘国际经验’,也需要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改进优化。”那么,就看这种“改进优化”了。

  (171070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