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帮助穷婆婆 一群“80后”走进现实扶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5:33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新闻人物·

  缘梦 女,1984年出生,达州人,四川师范大学大三学生,被戏称为“缘梦解语”群里的灵魂人物 猫猫 女,1983年出生,眉山人,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已工作一年,“缘梦解语”群的创建者 笑忘书 女,1983年出生,泸州人,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已工作一年 阿呆 男,1982年出生,湖南人,在湖南完成学业后只身来到成都打工,是群里年龄最大的人

龟 男,1988年出生,浙江人,四川大学大一学生 兔子 男,1988年出生,家在德阳,户口在西藏,是龟的大学同班同学 KWOK 男,1984年出生,成都人,从川师附中毕业后升入复旦大学,现在大四。(人名均为网名)

  一次偶然的机会,缘梦(网名)认识了81岁的刘碧清婆婆。刘婆婆从仁寿来蓉十多年,靠捡废品维持生计,患肺气肿多年却无钱治疗。当天,缘梦将反映刘婆婆窘迫生活的照片贴在了自己的博客上,未料被网友转贴至网易、猫扑、红网等国内知名论坛,引起很多人特别是“80后”网友的关注。见众多网友都在跟帖后表示想与缘梦进行交流,网友猫猫(网名)建立了名为“缘梦解语”的QQ群。迄今为止,缘梦、猫猫多次带领素不相识的网友,前往看望并帮助刘婆婆,受到了媒体的关注。

  “80后”的青年被冠以“啃老一族”“月光一族”“网瘾一族”的“美”名,他们对此如何看待?他们帮助刘婆婆是单纯地献爱心?是跟风?抑或是作秀?带着疑问,昨日下午,记者约见了“缘梦解语”群里的核心成员:缘梦、猫猫、笑忘书、阿呆、龟、兔子和KWOK。

  ·事件·

  照片为证 婆婆需要我们帮

  帮穷:我们该怎么做?

  “完全没想到!这组照片竟然震撼了那么多人!”缘梦就读于川师影视学院,“比较关注底层人物,之前也经常给清洁工、农民工和擦车工拍照”,与刘婆婆结识十分偶然。7月11日,天气很热,她到火车北站送同学,手里端着装有饮料的纸杯。“小妹……”一个怯生生的声音传来,她转头一看,一位捡垃圾的中年妇女眼巴巴地盯着饮料杯。后来,在这位妇女的带领下,缘梦来到双水碾,并由此见到同样靠捡垃圾为生但年龄高达81岁的刘婆婆,并拍下了老人的照片发在自己的博客上,她在每张照片后都配有一小段文字。在文末,她这样写道:“……是的,贫穷与落后,痛苦与磨难,他们确确实实还存在着,就在一个个被我们很多人刻意遗忘的角落里,只要你有心,就能发现她。但是,接下来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助困:我们行动起来

  陆续有网友在看到照片和文字后表示“震撼”,包括猫猫在内。“很多人都留言想与缘梦交流,”猫猫随后专门建了一个QQ群,名为“缘梦解语”,专门供希望为刘婆婆“做点什么”的网友畅所欲言。最开始只有十多人,因为照片被转贴到了网易、猫扑等知名网站上,阿呆、龟、KWOK……要求加入该QQ群的人越来越多。

  期间,缘梦和猫猫首次见面,带着米和油去看望了刘婆婆;两人随后与笑忘书相约,再次去看望了刘婆婆,并即时将关于刘婆婆的信息反馈到网上。8月10日,去看望刘婆婆的人增至6人,刘婆婆还在他们的资助下,前往五块石医院做了全身体检。

  目标:形成良好氛围

  据了解,“缘梦解语”群目前已多达4个,以每个群110人计算,刘婆婆的“忠实粉丝”就有440人,“非火柴”在北京,“斗鱼”在上海,“麦麦”在福建,还有美国的、澳大利亚的、加拿大的、意大利的、斯里兰卡的……“怎样帮助婆婆”是群里唯一的主题,现在初步达成的共识是“先帮助老奶奶,再就是她的孙子,还有邻居,这个星期的计划就是建个网站”。“将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和社会团体加入进来,各个省市以成都为基点。”“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同时‘抛砖引玉’,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氛围。”

  ·相关新闻·

  “爱心香巴拉”圆180个孩子读书梦

  2002年初,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一分局干部李述一自建了“爱心香巴拉”网站筹资助学,几年来已得到110多位爱心人士各类捐助35万多元,为180多名孩子圆了读书梦!

  深入藏寨调查 帮贫困孩子读书

  2001年大年初三,李述一和朋友们驾车前往四川甘孜康定大草原旅游,在一个叫上柏桑村的藏民聚居村落里,看着一双双失学孩子渴望学习的目光,李述一放弃了游山玩水,一头扎进了对当地贫困地区教育状况的调查之中。在此后的一个多星期里,他对甘孜康定县4乡2镇的4所完小、2所村小和康定县藏文中学进行了调查走访。在他的日记本里,记录着100多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的姓名、年龄、家庭状况。

  从香巴拉回到成都,李述一开始了爱心大行动。他和本单位的刁其民、李立新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爱心志愿小组。他们把募集到的一些服装、文具、书包、书籍和一笔现金及时送到孩子们的手中。这些年来,他利用节假日,30多次深入到康定县的村村寨寨,了解当地失学孩子的情况,并做好相关的跟踪记录,为每一个需要资助的孩子建立档案。

  154份汇款单 圆180个孩子读书梦

  2002年初,李述一在互联网上注册了一家“爱心香巴拉”的网站。在网页上,李述一详细介绍了他收集整理的康定县的地理环境、教育状况、失学孩子的基本资料,并定期更换。同时,他们还成立了以李述一、刁其民、陈典云等为骨干的“爱心小组”,通过互联网对外发布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的信息和具体情况,接受各地爱心人士的咨询,代表贫困孩子接受各地爱心人士的捐助。

  记者了解到,为使爱心人士的捐款能确保用于贫困孩子,李述一制定了捐赠卡,捐赠对象在收到捐款后,都要在捐赠卡上签字认可,然后,李述一将有捐赠对象签字的捐赠卡寄给爱心人士。这样一座“爱心香巴拉”,架起了天南海北素不相识的富有爱心的人士与藏区贫困、失学儿童之间的桥梁。源源不断的爱心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涌向藏区,涌向“香巴拉”!日前,武汉长江电力公司熊静波女士就汇来了306元帮助康定小学2名同学。这是李述一五年来收到的第154份汇款单。几年来,通过“爱心香巴拉”网站,得到了全国各地110多位爱心人士35万多元的捐助,为180多名孩子圆了读书梦!

  祁美君 本报记者 江俊

  ·心声·

  力所能及 不会倾家荡产献爱心

  关于“爱心”:想帮但没有渠道

  记者:为什么会加入这个群?

  KWOK:看到照片很震撼。

  猫猫:除了照片,缘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若有所思:我们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呢?

  龟:大学生最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郁闷”,但我现在没时间去郁闷了,呵呵。

  记者:以前有帮助过别人吗?

  笑忘书:(在别人都沉默时)有!我曾经捐过书,路上见有人乞讨,也给过钱……

  KWOK:经常见到报纸、电视上报道谁谁谁的困难,其实我想帮,但不知道怎么和那些人联系上。我觉得少了献爱心的渠道……加入“缘梦解语”群,我强烈地感到:机会来了!(这句玩笑逗乐了在场的所有人)

  关于“80后”:很多人不乏爱心

  记者:群里最大的,也只有24岁。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优越的物质条件,培养了“啃老一族”“月光一族”“网瘾一族”,对此,你们如何看待?

  笑忘书:“月光一族”,可以这么形容我。我工作了一年,还没有任何存款。

  猫猫:我也工作了,但有时因为手头紧,找老妈要。

  记者:说“80后”的人很自私,同意这一观点吗?

  兔子:的确,很多人精神缺失。

  龟:没有信仰,整天不知道在干什么。

  KWOK:在我看来,现在的大学生缺乏一种导向。其实很多人不乏爱心。

  缘梦:婆婆那么大年纪,她自己挣钱,而不乞讨。我们带给她的好吃的东西,她都留给她的孙儿……她的身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取舍”:做力所能及的事

  记者:如果自己手头很紧,在买衣服和帮助婆婆之间,会选择什么?

  缘梦:帮助婆婆。捐钱与买东西,都有一种满足感。但买衣服的钱,对婆婆来说,意味着很多、很多。

  记者: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啊?

  猫猫:我们只是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不会倾家荡产什么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起社会帮助他人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使得更多的人接受帮助。

  KWOK:现在网上有三类人,第一类积极参与进来,第二类持观望态度,第三类说我们在炒作,是骗子。我们希望能争取到“中间派”,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第三类闭嘴,甚至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关于“作秀”:我们思想很单纯

  记者:缘梦很漂亮,有网友说这是“公益事件里的美女经济”,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响应?

  KWOK:至少我不是。那么多人中,可能会有这一因素。

  记者:还有人说你们是作秀,是跟风,是炒作?

  KWOK:我们只是想帮助生活成问题的人,抛砖引玉,他们实在想得太多了,哪儿有那么复杂?那些质疑玷污了我们的思想。

  记者:你们的行为属于民间的慈善行为,有没有了解过现行的相关法律?

  猫猫:群里有人是学法律的。我们原则上不愿意接受捐款,几次看望婆婆,都是我们几个人凑的钱。

  记者:将来有什么打算?

  猫猫:有网友提建议,说给婆婆租个房子,还要成立爱心社、爱心网站,帮婆婆的孙子读书,为婆婆治病……

  ·对话刘婆婆·

  这群年轻人是我老家的亲戚

  81岁的刘碧清一直记不清这群年轻人到底是多久前认识的,甚至在打了三次“交道”后,她还是不知道这群热心照顾她的年轻人的其中一个名字。但一看到前来看望她的这群年轻人,面容消瘦、背部佝偻的老人满是皱纹的脸,还是露出了笑容。在老人的家里,记者和她进行了简短的聊天。老人的听力不好,说话也非常吃力。

  记者:他们是不是经常来看望你呀?

  刘婆婆:是……呀,都来看了好多次了。

  记者:他们来看望你,高兴吗?

  刘婆婆:那怎么不高兴嘛。

  记者:想他们来看望你吗?

  刘婆婆:想啊,喊他们不要买东西,贵得很……

  记者:你认识他们吗?

  刘婆婆:(非常疑惑)他们不是我老家的亲戚吗?

  记者:他们是专门来看望你的……

  刘婆婆:哦,谢谢啊,谢谢啊……

  ·热线调查·

  “80后”印象 大家来说说

  “80后”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如今,“80前”与“80后”之间存在的差别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争论的焦点。不少“80前”的人认为这一代人思想和性格的核心就是: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虚荣,任性,只看眼前利益,不敢负责任,贪图享受;而更多“80后”的人却认为,这是他们在被误读。他们是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就如本报今日推出的报道:7名“80后”的大学生为81岁老人献爱心的行为,引发数百名“80后”的爱心大“震荡”……

  那么,上世纪80年代出生人群眼中的自己和非80年代出生人群眼中的他们,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别?为此,本报今日推出大型调查“你眼中的‘80后’”,欢迎读者拨打962111参与调查。以下说法,哪些符合你对“80后”的印象?

  1.重视外表,讲究穿着

  是 不是 不好说

  2.生活离不开网络,很少看报

  是 不是 不好说

  3.晚上不睡,白天不起

  是 不是 不好说

  4.永远以自己为中心,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

  是 不是 不好说

  5.经常泡在卡拉OK、Disco、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里

  是 不是 不好说

  6.买东西只看样子不管实用价值

  是 不是 不好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