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看谁更低俗:收视率指挥棒下的畸形竞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7:03 中国青年报

  白话文

  从电视上看到那条新闻的时候,我惊讶得有些目瞪口呆。我是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国内外的电视新闻也接触过一些,看过低俗的节目却没有看过如此低俗的。

  这是一条社会新闻,说的是某地一对男女因为情感问题发生纠纷,女方一怒之下,

用剪刀剪伤了男方的生殖器。这样的新闻值得大做特做吗?又是追问当事女子剪刀伤人“命根”的动机,又是跟踪拍摄急救现场。节目的编导似乎不肯轻易放过这个吸引眼球的机会,女主持人播报新闻导语时,居然拿出一把剪刀,绘声绘色,而且有示意动作!最令我惊诧不已的是,新闻中间插入了一段《野蛮女友》的电影资料,不仅台词做了修改,片子最后还配发了《一剪梅》的歌曲片断!

  又想起崔永元一年前说过的那段话: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公共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脏的公共电视台;如果我们的电视台都是商业电视台的话,那我们的电视台就是全世界最差的商业电视台,又不好看,又挣不着钱。

  眼下,全国各地正在开展一项净化荧屏的集中行动,措词是相当的严厉,杜绝、严禁、不得等词随处可见,作为电视媒体的一名从业者,我对这种净化实在不敢抱太大希望。实话实说,大多数的记者、编导、制片人并非弱智,也不缺乏判断能力,而他们的节目里为什么越来越多地出现以色情和性为噱头、卖点的庸俗低级内容?

  你可能会认为现在媒体选才用人的“进口”把关不严;你可能会认为那些跌破文明、道德底线的内容,有人更乐意收看收听,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而我以当局者的身份近距离观察,从业者以及节目的低俗化倾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收视率在作祟。收视率高,就有高回报,包括广告收入、奖金、福利等等。在收视率的指挥棒下,荧屏上正进行着一场场畸形的比赛,看谁更低俗。

  在很多场合,我都被一些电视圈外的朋友问及收视率的概念,更有自告奋勇者献计献策:你们如果办一个收藏类的节目,肯定有收视率;你们如果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每天一场现场直播,收视率一定高得不得了。他们对电视收视率的调查方法并不知情,所以才有了满腔的激情与梦想。其实,收视率的取样方法,是按照我国人口结构设计的,假如中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群占8%,初、高中文化程度的观众占60%,那么,在某个城市抽样的300户中,24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180户是中等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同一档节目,即使抽样户中的24户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都在看,其收视率也只有8%。而中等及以下文化的观众哪怕只有20%在看,其收视率却是12%。也就是说,所有高等文化水平的人都喜欢的节目,其收视率往往比不上20%的中等及以下文化的人喜欢的节目。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这种收视率的取样方法,相对来说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需求的,而照搬过来并不符合我们的国情。因为西方社会主流文化的人群队伍庞大,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比率远远高于中国,而我国至今还有1亿文盲。这样的客观事实,决定了我们的收视率取样方法,不可以照搬国外。可是现在,当广告商投放广告首先考虑的是收视率时,电视台为了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求得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不得不放下架子,惟收视率是图。

  央视记者柴静在她的博客里说,一个记者最怕的事情,是你在工作,卖命地工作,但你是在为你的制片人、奖金、虚荣心,甚至为你的恐惧……而工作,而丢失了最简单的东西:受众的信赖。柴静的追求,可能是一种更高境界。不过,记者为制片人、为奖金,换言之,为收视率而工作,为什么就不能与赢得受众的信赖和谐统一起来呢?关键在于我们应当重新建立一种积极的收视率导向,或者说是科学的至少是合理的评价制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