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八成科技成果,只能用来评职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08:29 南方网
  检察日报网络版 刘效仁

  我国科技研发人员已达105万,居世界第二位;“十五”期间,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约4900亿元,是“九五”的两倍多。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目前我国至少八成科研专利成果却没有实现转化。只是被装在评职称的口袋中,锁在装档案的保险柜里(8月14日《市场报》)。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如此之低,委实值得关注。一方面我们

国家亟待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亟待自主创新,赶超世界经济大国强国,一方面却是八成科技成果“睡大觉”,造成对科技人才和资本的双重浪费!对于科技成果缘何“睡大觉”,有识之士概括三大成因:一是很多成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含量不高,二是科研目的是为了出论文,而不是经世致用,三是科技与经济“两层皮”,一边是一些有研究能力的人缺少研究经费,一边是一些有技术成果的人找不到转化的出路。

  目前科研创新现状令人担心: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浅尝辄止,好大喜功;热衷于轰动效应,而不求经世致用;更有甚者,为区区小利不惜出卖良知,其科技成果只不过是一堆泡沫而已。想想前几年一项“自行车比汽车污染严重”的科研成果,直到现在还让人发噱。难道不是吗?前不久,辽宁省一位副省长查看全省几千项获奖科技成果后,感到很无奈。因为“这么多都获了奖的成果,竟然找不到几项有转化价值的”!

  究其实,根本在于,我们对于科研和学术的评价机制出了问题。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高校,评价学术成果的标准是拿到了多少项目资金,取得了多少个级别的大奖,在核心期刊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一旦项目做了,论文发表了,职称评上了,奖项拿到了,科研也就完成了,至于实用性,就没人管了。这样的科研对生产力发展能有何益处?

  中华民族振兴必须依靠科技,已成为国人共识。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是3200万人,研发人员的总数已经达到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令人自豪。然而,无论科研成果的质量,还是转化率却令人英雄气短,这不仅仅是科技界、学界之耻。(编辑:张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